【〔呂氏春秋〕】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呂氏春秋〕成書於戰國末期呂不韋門下賓客之手。
春秋戰國諸侯卿相皆爭相養士,史稱的四公子魏無忌、田文、趙勝、黃歇,門下有食客三千,自謀士、說客、談天雕龍、堅白同異之流,下至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莫不賓禮,靡衣玉食,以養於家。
時呂不韋在秦,貴為相國,號稱仲父,亦養客數千;
因使其門下賓客著書,集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備紀天地萬物古今之事,治亂存亡之跡,號曰〔呂氏春秋〕。
所謂〔八覽〕,即〔有始〕、〔孝行〕、〔慎大〕、〔先識〕、〔審分〕、〔審應〕、〔離俗〕、〔恃君〕;
〔六論〕,即〔開春〕、〔慎行〕、〔貴直〕、〔不苟〕、〔似順〕、〔士容〕;
〔十二紀〕即〔孟春紀〕、〔仲春紀〕、〔季春紀〕、〔孟夏紀〕、〔仲夏紀〕、〔季夏紀〕、〔孟秋紀〕、〔仲秋紀〕、〔季秋紀〕、〔孟冬紀〕、〔仲冬紀〕、〔季冬紀〕。
此書論道德多本黃、老書,以無為為綱紀,以忠義為品式,以公方為檢格,其立論可與先賢相表裡;
其言論多數秦先王之過,且與始皇、李斯政見相左。
書成,呂不韋將懸之於咸陽城門,能改一字者賞千金,可見其自負之甚。
〔呂氏春秋〕雖係集體創作,然亦反映呂不韋本人之思想,如〔節喪〕、〔安死〕等篇是言厚葬之弊;
〔勿躬篇〕言人君之要在任人;
〔用民篇〕言刑罰不如禮德;
〔分職〕等篇言盡人君之道;
〔上農、任地、辨士、審時〕係言農事教育。
又如〔本生篇〕中論說:「人君立官,要全民之性,順民之生,而勿暴戾無親。
今世之主,多官而以害生。」
此言任官浮濫後,不肖之徒充斥仕途,造成亂象,戕害人民生計。
因此張為政要道在於親民,以全民之性,並順民之生。
另尚指出世人貪欲過度,遂致取禍,為避免亡國大禍,則應「利於其性則取之,害於其性則舍之」。
此外,〔呂氏春秋‧貴公篇〕中更建議:主政者,「欲利於性而不害其性,當以去私貴公為主」;
施政者當以民為本。
其他〔順民〕、〔用民〕諸篇,皆主人君應以愛民利民為心,勵行德治。
至於如何愛民利民,贏得民心,須注意以下三事:第一、要用民:認為言刑罰不若重禮德,說:「亡國之主,多以多威使其民矣。」
故主政者不應濫用威權。
第二、要謹聽:包括聽忠臣善諫,總社會輿論,聽百姓呼聲,在上者如不謹聽這三方面的忠告,必釀成災禍;
唯「聽言不可不察,不察則善不善不分,亂莫大焉」。
第三、當務:如「辨而不當論,信而不當理,勇而不當義;
法而不當務」,必亂天下;
然如何能辨,如何得當,則須重用智者賢者參贊其事。
如〔用眾篇〕指出:人君之道,在得賢人與之共治,亦是此意。
其餘有關修己治人各方面,所論尚多,不詳述。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