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7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工作學校】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18 19:22: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工作學校

 

Arbeitsschul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工作學校」一詞並不特指某一個具體的學校,而是指本世紀初歐洲教育改革運動(Reformpädagogik)中的一個發展方向,其中也呈現許多各具特色的不同出發點。

 

但其基本共同觀點為:重視學生自我活動與主動性在教育過程與教育因素中的必要性地位;

 

並且應用方法上使其具體實現。

 

此外在教學內容上,主張整個學校生活應該以;

 

(1)促進人格的發展;

 

(2)個性的建立;

 

(3)職業工作能力與;

 

(4)社會與公民行為的培養為鵠的。

 

工作學校的思想淵源可溯自十七世紀的工業學校,泛愛主義教育家(Philanthropen)及裴斯泰洛齊(J.H.Pestalozzi,1746~1827)等人。

 

德國工作學校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為凱紳史坦納(G.Kerschensteiner)、高第希(H.Gaudig)、謝布納(O.Scheibner)。

 

他們都強調「手工活動」和「精神活動」的教育價值。

 

有「職業學校之父」之稱的凱紳史坦納,強調身體和雙手工作對於個人人格形成的重要性,因為在工作中可以學習服膺自然法則和社會規範;

 

尤其是往後在職業與團體生活中的道德實踐能力。

 

工作(勞作)課程不僅是一種科目,更為教育的原則。

 

工作不僅要能傳導工作體驗,更應該有助於培養工作美德,同時強調在工作中確實學習各種文化財。

 

高第希相信,個人人格發展需要「精神性方法的工作」,也就是工作學校的任務,因為工作學校乃是學生「精神自由活動的學校」。

 

「自我活動」意指學生自由的工作--出於自己內在的動力,根據自己選定的目標,用自己的力量和方法去進行。

 

而謝布納根據高第希的觀念發展出「精神自由活動學校」工作的基本原則,提出五個工作歷程次序:(1)決定目標;

 

(2)考慮工作材料和工具;

 

(3)計畫工作方式;

 

(4)實施個別的工作單元;

 

(5)處理、檢查及評估工作結果。

 

他認為這五個步驟可適用於各種工作領域。

 

工作學校的另一種形式是具有社會主義色彩的「生產學校」,其目的是將教育與物質生產(製造)聯結起來,將學童引進經濟生產的歷程,並且在這個歷程中培養社會批判和社會主義精神。

 

領導性人物用蘇黎世的塞德(R.Seidel),其他尚包括:奧特瑞希(P.Oestrich)、希爾克(F.Hilker)、卡爾森(F.Karsen)、卡偉勞(S.Kawerau)、饒滕(E.Rotten)。

 

自我活動及學生主動性原則的觀念在其他形式的工作學校中也有其地位,如強調道德與宗教行動教育的魏格(F.X.Weigl);

 

此外在彼德生的耶拿制學校(Jena-plan-schule)、蒙特梭利學校、道爾頓制學校,乃至法國的行動學校(Tatschule)中均可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4 20:32 , Processed in 0.17187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