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2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治療小兒腦性麻痺 ”針灸配合復健”成效高】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4 19:49: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治療小兒腦性麻痺 ”針灸配合復健”成效高

 

【鄭芳騏 醫師 / 天主教聖功醫院 - 中醫部】
 
腦性麻痺為一種非進行性的腦部病變,是指大腦在發育未成熟前,因任何原因造成控制動作的某些腦細胞受到傷害或發生病變,所引起的運動機能障礙。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腦性麻痺的發生率為千分之二~五,一般估計每三百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腦性麻痺兒童。

 

腦性麻痺是較嚴重的殘性疾病,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改善腦性麻痺患兒的生活品質,降低致殘率,提高治療的好轉率,積極開闢新的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成為當今腦性麻痺醫療研究者的重要任務。

 

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 - 鄭芳騏醫師表示,目前中外的醫學界都有許多證據顯示,中西醫合併的整合復健治療,對腦性麻痺的患者的療效比傳統的治療方法更好。

 

腦性麻痺在中醫屬於「五遲」、「五軟」、「五硬」的範疇,又名「胎弱」、「胎怯」。

 

中醫認為此症發生是早產兒或低體重兒,由於先天胎稟不足,肝腎虧損,髓海失養;

 

或難產、外傷、腦髓受損,導致智力低下、癡呆、語言不清。

 

肝腎不足,筋失濡養,引起肢體痿軟無法作用;

 

或脾氣虛弱,氣血生化乏源,氣血不達於四肢,出現手足抽動、筋脈痙攣,而後肌肉萎縮,無法行走、動作或成剪刀狀步態,甚至角弓反張。

 

鄭芳騏醫師指出,治療方式有「頭皮針」。

 

可針對不同功能障礙進行的針刺,如語言障礙、視力障礙、智能低下、共濟失調、四肢拘孿或癱瘓。

 

針灸治療係以頭針為主,根據患兒運動障礙的部位及類型,結合大腦皮層功能在頭皮表面的投影,分別選用運動區、感覺區、暈聽區、語言區、平衡區。
 
此外,「體針半刺(不留針)」,可同時根據病情配合體針。

 

除針灸外尚可依據病情給予中醫內服藥、穴位推拿治療等。

 

根據統計報告,腦性麻痺兒在三歲以前的運動發育平均較正常人慢六~十八個月,尤其是爬行動作最明顯。

 

一般認為超過五歲若還不能走路,以後會走的機會就大大的減少了;

 

同樣的若在三歲以前頸部仍無法直立者,大概需終身臥床。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影響癒後甚大。

 

腦性麻痺,針灸配合復健是主要治療方法,患兒的受治年齡越小越好,一般五歲以下者療效較明顯。

 

鄭芳騏醫師說,治療的目標是在可能的限度內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最大的發展。

 

中醫裡的針灸療法對於減輕腦性麻痺病童的臨床症狀,具有一定的效果,特別是能夠解除或緩解由於肌肉痙攣造成的疼痛。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lDjsPA6WEQCT7jlaTY9Msm5G/article?mid=6657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巨門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6 06:46 , Processed in 0.32812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