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9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八方脈中風合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4 09:15: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八方脈中風合參

 

方脈中風合參

 

人有卒暴僵仆,或偏枯,或四肢不舉,或不知人,或死或不死者,世以中風呼之,方書亦以中風治之,考諸《內經》,則曰:風者百症之始也:又曰:風者百病之長也;又曰:風者善行而數變;又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或為偏枯,或為風,其卒暴僵仆不知人,四肢不舉者,並無所論,止有偏枯一語而已。

 

及觀《千金方》則引歧伯曰:中風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風痱,三曰風懿,四曰風痹。

 

偏枯者,半身不遂;風痱者,身無痛,四肢不收;風懿者,奄忽不知人;風痹者,諸痹類風狀。

 

《金匱》中風篇曰: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 僻不遂。

 

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脊重不伸;邪入於腑,則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沫。

 

由是觀之,則知卒暴僵仆不知人,偏枯四肢不舉等症,固為因風而致者矣,故用續命排風等湯治之。

 

及後劉河間、李東垣、朱彥修三賢者所出之論,始與昔人異矣。

 

河間曰:中風癱瘓者,非肝木之風實甚而卒中之,亦非外中於風,由乎將息失宜,心火暴盛,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拂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所知也。

 

多因喜怒思悲恐,五志有所過極,而卒中者,由五志過極,皆為熱甚故也。

 

俗云風者,言未而忘其本也。

 

東垣云: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乃本氣病也。

 

凡人年遇四旬,氣衰之際,或因憂喜忿怒傷其志者,多有此疾,壯歲之時無有也。

 

若肥盛則間有之,亦是形盛氣衰而如此。

 

彥修曰:西北氣寒,為風所中,誠有之矣。

 

東南氣溫,而地多濕,有風病者非風也。

 

皆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

 

三賢者之論,河間主乎火,東垣主乎氣,彥修主乎濕,反以風為虛象,而與昔人所論大異矣,以三氏為是,則三氏未出之前,固有從昔人而治愈者矣。

 

以昔人為是,則三氏已出之後,亦有從三氏而治愈者矣。

 

蓋昔人三氏之論,皆不可偏廢,但三氏以相類中風之病而立論,故使後人狐疑而莫決,殊不知因於風者,真中風也。

 

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濕者,類中風而非中風也。

 

如《內經》所謂:三陰三陽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亦未嘗必因於風而後能也。

 

夫風火氣濕之殊,望聞問切之間,豈無所辨乎辨之為風,則從昔人以治,辨之為火氣濕,則從三氏以治,如此庶乎,晰理明而用治當矣。

 

中風一症,輕重有三,治各不同。

 

中血脈者,病在半表半裡,外無六經之證,內無二便之閉,但見口眼 邪,半身作痛,不可過汗,以虛其衛,不可大下,以傷其營,惟當養血順氣,以大秦艽湯及羌活愈風湯和之。

 

中腑者其病在表,多著四肢,故肢節廢,脈浮惡風,拘急不仁,外有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宜疏風湯及小續命湯汗之。

 

中臟者,其病在裡,多滯九竅,故唇緩,二便閉,不能言,耳聾鼻塞,目瞀痰涎昏冒,宜三化湯及麻仁丸下之。

 

然凡中血脈中腑之病,切勿用龍麝牛黃,蓋麝香入脾治肉,牛黃入肝治筋,龍腦入腎治骨,引風深入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且閉症或宜,脫症深所切忌也。

 

並勿概用大戟、蕪花、甘遂,瀉大腸大便之藥,否則損其陰血,真氣愈虛,何能驅邪出外?中風之風乃內虛暗風,的系陰陽兩虛,而五臟本氣自病,為內奪暴厥也。

 

然陰虛者為更多與外來風邪迥別,急者參 朮附,固本為先,緩者順氣化痰,以救其標。

 

補陽養陰,以固其本。

 

陰甚虛者偏於陰,陽甚虛者偏於陽,陰陽兩虛甚者,氣血峻補,則雖外有風候之假象,不治自愈,所謂養也風自滅,蓋指內起之風,由於陰虛內起之火耳。

 

若用辛溫風燥之藥,焉能活病?徒速其斃。

 

至於丹溪以癱瘓,分左右,別氣血,四君四物為治,皆非至論,蓋左半雖血為主,非氣以統之則不流,右半雖氣為主,非血以麗之則易散,故肝膽居左,其氣常行於右,脾肺居右,其氣常行於左,往來灌注,是以生生不息也。

 

中絡者,邪方入衛,尚在經絡之外,故但肌膚不仁。

 

中經則入榮脈之中,骨肉皆失所養,故身體重著,至中腑、中臟,則離外而內,邪入深矣。

 

中腑必歸於胃者,胃為六腑之總司也。

 

中臟必歸於心者,心為神明之主也。

 

風入胃中,胃熱必盛,蒸其精液,結為痰涎,胃之大絡入心。

 

痰涎壅盛,堵其出入之竅,故中腑則不識人也。

 

輕者風入胃中,反倍能食,是風能生熱,熱能殺穀也。

 

諸臟受邪,迸入於心,則神明無主,故中臟者,舌縱難言,廉泉開而流涎沫也。

 

廉泉穴在舌下竅,通於腎,津液之所出也。

 

中風之症,有因外感,有因內傷。

 

言風者外感也。

 

言氣言火言痰者,內傷也。

 

然外感者亦因內有鬱熱,腠裡疏豁,中氣不固,暴風得而中之。

 

內傷者,氣上逆而為火,火亢極而生風,風行水動,水涌為痰,故氣也火也痰也。

 

其實一源流也。

 

為治之法,外感者,分中血脈、中腑、中臟之異而治之,漸傷而緩者,先用開關利竅,次用固本調元,急則只為取本,毋容次第,蓋命在須臾,緩則援生不及也。

 

嚴用和曰:人之元氣強壯,外邪焉能為害?必真氣先虛,榮衛空疏,邪能乘虛而入。

 

若內因七情者,法當調氣,不當治風,即外因六淫者,亦當先救本氣,後依所感六氣治之。

 

肥人多中氣,以盛於外而歉於內也。

 

然中氣與中風相類,但中風身溫有痰涎,多不能治,中氣身涼無痰涎,須臾便醒,何也?蓋中風中氣,一源流也。

 

皆由忿怒所致,人之喜怒思悲恐五志,惟怒為甚,所以為病之參也。

 

少壯之人,氣血未虛,真水未竭,適因怒動肝火,火煨於水,不能上升,所以身涼無痰涎,須臾便醒者,水旺足以降火也,名為中氣。

 

許學士云:暴怒傷陰,暴喜傷陽,憂愁不己,氣多厥逆,往往得中氣之症,不可作中風治也。

 

若衰老之人,氣血俱虛,真水已竭。

 

適因怒動肝火,火寡於畏,得以上升,所以身溫有痰涎,其多不能治者,水竭無以降火也,名為中風。

 

然亦有少壯而中風不治者,男子乃色欲過多,下元水虧,不能制火,女人乃產後經後,去血過多,不能配氣,適因忿怒動火,而氣無所附,故隨火而發越矣。

 

陰也、血也,豈不為陽氣之根本乎?《經》曰:腎氣內奪,則舌喑足廢。

 

治法之大概,以氣藥治風猶可,以風藥治氣則不可,以血藥治風,以氣藥治痰均可,以風藥治血,以痰藥治氣,均斷不可也。

 

用藥之法,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乃正治也。

 

今中風癱瘓之症,本風火陽邪,而用烏附等熱藥治之何哉?蓋中風癱瘓乃濕痰死血,結滯於臟腑經絡之間,非烏附等熱藥,焉能開散流通!此非正治,乃從治也。

 

《經》曰:從少從多,各觀其事。

 

則從治之藥,只可為引經而已,況風本於熱而生,豈可概謂虛寒?用附子取效者,必中寒陰毒之症,及肥白人多濕者,丹溪所謂肥白人多濕,少用烏附行經是也。

 

若中風陽毒之症忌之,但至癱瘓既久,則痰火拂鬱。

 

若於辛涼藥中而無香熱之藥為之向導,則將捍格而不能入也。

 

況此時陽症多系假象,蓋真火既已上升而為病矣,有何真陽仍存坎宮而不動耶!能此則無是病矣。

 

所以烏附為對症之宜,但必兼滋補,便可制其僭熱矣。

 

惟中臟陰寒之症,又宜純陽,忌用陰藥,蓋略兼陰藥,則陽藥便難小效,甚有益令陽亡,誠不思無陰則陽無以化,當此依希之陽,能經陰藥所化乎?所以參術 附等湯,不入地黃當歸者此耳。

 

一凡飲食如常,但失音不語者,名曰啞風,只宜小續命湯,去附子加石膏、菖蒲各一錢。

 

一凡國中昏倒,宜急掐人中,俟其蘇醒,方用痰藥,或用吐法。

 

若脫勢急迫,不能姑待者,急為補精補神補氣,以為性命之需,慎勿降火降痰降氣,益促喪生之速,河間、東垣專治本而不治風,可謂至當不易之論,學人必須以陰虛陽虛為主,自後醫書雜出,而使後學狐疑不決。

 

丹溪曰:有氣虛血虛濕痰,左手脈不足及左半身不遂者,以四物補血,加竹瀝、薑汁。

 

右手脈不足,及右半身不遂者,以四君補氣,佐以竹瀝、薑汁。

 

如氣血兩虛而挾痰者,以八物東加南星、半夏、竹瀝、薑汁。

 

平正通達宜人盛宗之,但持此以治而多不效,何也?蓋治氣血痰之標,不治氣血痰之本也。

 

況氣虛氣滯而血脈不能運動者,豈可謂之死血?氣血氣閉而津液為之凝結者,豈可謂之濕痰?人之四肢,如木之枝干,人之氣血,榮養乎四肢,猶木之漿水,灌溉乎枝葉,木有枝葉,必有根本,人之氣血,豈無根本乎?人有半身不遂,遷延不死者,如木之根本未甚枯,而一邊枝干先萎耳。

 

人有形容肥壯,忽然倒仆而即斃者。

 

如木之根本已絕,其枝葉雖向榮,猶枯楊生華,何可久也?忽遇大風而摧折,觀此則根本之論明矣。

 

氣血之根本者何?火為陽氣之根,水為陰血之根,而火與水之總根,兩腎間動氣是也。

 

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之源,呼吸之門,三焦之根,又名守邪之神。

 

《經》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名曰氣立,氣止則化絕。

 

今人縱情嗜欲,腎氣虛衰,根先絕矣。

 

一或內傷勞役,六淫七情少觸,皆能卒中。

 

此陰虛陽暴絕,即內奪暴厥之症也。

 

須以參附大劑,峻補其陽,繼以地黃丸十補丸之類,填實真陰。

 

又有心火暴甚,腎水虛衰,兼之五志過極,以致心神昏悶,卒倒無知,其手足牽掣,口眼 邪,乃水不能榮筋,筋急而縱也。

 

俗云:風者,乃風淫未疾之假象,風自之出也。

 

須以河間地黃飲子峻補其陰,繼以人參、麥冬、五味子之類,滋其化源,此根陰根陽之至論。

 

若夫所謂痰者何?獨中風為然,要知痰從何處來,痰者,水也,其源出於腎,仲景曰:氣虛痰泛,以腎氣丸補而逐之。

 

觀此,凡治中風者,既以前法治其根本,則痰不治而自化矣。

 

惟初時痰涎壅盛,湯藥不入,暫用稀涎散之類,使咽喉疏通,能進湯液即止。

 

若欲盡攻其痰,頃刻立斃矣。

 

偏枯者,本乎精神內耗不足,而氣血不能周及也。

 

然不足之中,略有虛實之別, 《經》所謂土太過則敦阜,令人四肢不遂,症之實者也,其治當瀉不當補。

 

又有脾胃虛弱,水穀之精氣不周,氣血偏虛,為邪所中,症之虛者也,其治當補不當瀉。

 

虛者正氣虛,實者邪氣實,瀉者瀉其邪,補者補其正。

 

又名之左癱右瘓者,蓋氣順血澀則為癱瘋。

 

癱瘋者,筋脈拘急拳攣也。

 

血順氣虛,則為瘓瘋,瘓瘋者,抬動不能也。

 

癱者,坦也。

 

筋脈弛縱,坦然不舉。

 

瘓者,渙也。

 

血氣散漫,渙然不收。

 

求本以論,總皆氣血不足,亦不必以左右分,而以濕痰死血為定論。

 

至於拘攣,則急多而緩少、乃寒多而熱少,《經》所謂寒則筋攣是也。

 

其治莫如養血溫經,使陽氣以和柔之,陰津以灌溉之,如補中東加附子,六味丸加肉桂,附子行參 之力,而陽和自轉,肉桂通行血脈,而筋節自榮。

 

其螈 者,或伸或縮,而動不止,火之象也,本於肝家風熱火燥,搏於筋絡,則手足為之抽搐,《經》曰:火鬱之發,民病螈 是也。

 

雖然亦有寒傷榮,血凝而拘急者;有熱傷榮,血燥筋枯而拘急者;有寒傷衛,氣虛不能攝而弛縱者;有熱傷衛,筋軟不收而弛縱者,當兼脈候辨之。

 

大概不外乎血虛不能榮筋,而燥氣乘之,故其治亦不外乎滋補肝腎,灌溉筋脈,俾水旺火息,風木自平也。

 

然治之即愈則可,若延久治之,則經脈閉塞,藥力難以流通,便成痼疾矣。

 

舌喑者,中風而舌不轉運,舌強不能言是也。

 

經曰: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

 

會厭者,聲音之戶。

 

舌者,聲音之機。

 

唇者,聲音之扇。

 

橫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者也。

 

然心之本脈,系於舌根;脾之絡脈,系於舌傍;肝脈循陰器,絡於舌本;少陰之脈,走喉嚨,系舌本。

 

是四經之脈,皆上於舌。

 

邪中其經,則痰涎閉其脈道,舌不能轉運而為之喑矣。

 

有喉喑者,勞嗽而失音,即喉嚨聲啞是也。

 

故喉喑者,喉中之聲嘶,而舌本自能言。

 

舌喑者,舌本不能言,而喉中之聲音如故。

 

中風而舌喑者,舌與喉俱病,而音聲不能發於會厭也。

 

然有外感、內傷之因。

 

外感者,風寒火熱之邪也。

 

經云:風寒客於會厭,則厭不能發,故無音。

 

又曰:諸熱暴喑,皆屬於火。

 

內傷者,心、肺、腎三經致病,亦多由痰火壅塞上竅,氣血兩虛,不能上榮,則舌機不轉也。

 

有腎虛而氣不歸源,內奪而胞絡內絕,不能上接清陽之氣者;有元氣不足,肺無所資者;有血衰而心失所養者。

 

蓋心為聲音之主,肺為聲音之戶,腎為聲音之根。

 

經曰:三焦之氣,通於喉嚨,氣弱則不能上通矣。

 

治者能於根本用力,則丹田清陽之氣,自能宣揚振作,故古人每以獨參湯、地黃飲子取效也。

 

然中風不語之症有六:有失音不語者,有舌強不語者,有神昏不語者,有口噤不語者,有舌縱語澀不語者,有麻舌語謇不語者,可不詳歟!口噤者,足陽明之病,頰車穴主之。

 

蓋陽明經絡,挾口環唇,循頰車,而諸陽筋脈,皆上於頭,三陽之筋,並絡頷頰,夾於口。

 

風寒乘虛而客其經,則筋攣急,牙關緊而口噤。

 

又有風熱太甚,痰涎滯膈,風喜傷肝,復能燥物,是以筋燥勁迫而口噤。

 

此皆實邪之為病,而中風門之閉症也。

 

若在脫症,則諸陽之氣脫去,形骸管束無主,故口開舌縱不收矣。

 

腎者藏精主下焦地氣之生育,故衝任二脈系焉。

 

二脈同腎之大絡,起於胞中,其衝脈因稱胞絡,為十二經脈之海,遂名海焉。

 

衝脈之上行者,滲諸陽,灌諸經,下行者滲三陰,灌諸絡而溫肌肉,別絡結於跗,因腎虛而胞絡內絡不通於上,則腎脈循喉嚨挾舌本,故不能言,二絡不通於下,則痱厥也。

 

中風一症,多由肝陰不足,腎水有虧,虛火上乘,無故卒倒,筋骨無養,偏枯不遂,故滋腎養肝,治本之至要。

 

奈有肝無補法一語,舉世盡以伐肝平肝為事,殊不知言不可補者,言肝氣也,非肝血也。

 

蓋厥陰為風木之臟,喜條達而惡抑鬱,故《經》云:木鬱達之。

 

夫肝藏血,人臥則血歸於肝,是肝之所賴以養者血也,肝血虛則肝火旺,肝火旺,則肝氣逆,肝氣逆則氣實為有餘,有餘者病氣也。

 

殊不知肝氣有餘,固不可補,補則氣滯而不舒,非云血之不可補也。

 

肝血不足則為筋攣,角弓抽搐,為目眩爪枯頭痛,為脅肋少腹疼痛疝痛諸症,凡此皆肝血不榮也。

 

故即肝氣之有餘,實由於肝血之不足,可不補乎!然補肝血又莫如滋腎水,水者木之母也。

 

母旺則子強,是以當滋化源,蓋肝血之不足,亦由於腎水之失養也。

 

若謂肝無補法,而以伐肝為事,愈疏而愈虛,病有不可勝言矣。

 

中風一症。

 

宜從潔古、東垣之論,以中腑、中臟、中血脈為辨證之的。

 

潔古云:中腑多著四肢,中臟多滯九竅。

 

東垣云:中腑則肢節廢,中臟則性命危,中血脈則口眼斜。

 

凡脈直行者為經,傍支者為絡,經有十二,絡有十五,蓋更有陽蹺過六臟,主持諸表,陰蹺通貫五臟,主持諸裡,脾絡則臟腑陰陽表裡上下諸經通貫,名曰大絡,故共十五也。

 

但方書所載混言外有六經之形症,以大小續命湯為主。

 

夫人身臟腑有十二經,手有三陽三陰,足有三陽三陰,其中風之有六經形症也。

 

手之六經乎,足之六經乎,六經之症,惟傷寒有之,或謂中風六經形症,即是傷寒六經形症,至有引傷寒六經之症,以解中風六經之症,其言大謬。

 

夫傷寒六經,只傷足而不傷手,故一日巨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至傳入足三陰經,四日足太陰,五日足少陰,六日足厥陰,以漸傳變,由表入裡,故仲景有麻黃桂枝大小承氣之法。

 

若中風為暴病卒倒,難分經絡,惟有臟腑血脈之別。

 

或中於足之六經,或中於手之六經,非若傷寒有次第傳經者也。

 

故論中風則十二經皆有見症,而不止於足六經也。

 

遺尿,系元陽真氣虧極,必須大用參術 附,益志五味,以保元陽脫勢,時時服之補接,誠話命之第一關也。

 

蓋人之所賴以生者,此陽氣也。

 

此氣一虧,時時可脫,故服補藥亦宜時時接之,不可不慎,不可不知。

 

東垣之論專以氣虛為主,縱有風邪,亦是乘虛而襲,《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當此之時,豈尋常藥餌能通達上下哉!急以人參、烏附大劑煎服即蘇,此誠有通經達絡之能,斬關奪旗之力。

 

然每服必用人參兩許,補助真氣,駕驅其邪,否則不惟無益,適足以取敗。

 

觀先哲 附參附等湯,其義可見。

 

若遺尿手撒,口開鼻鼾,雖為不治,然服前藥,多有生者。

 

喻嘉言曰:臟為陰,可勝純陽之藥,腑為陽,必加陰藥一二味,制其僭熱,經絡之淺,又當加和榮衛,並宣導之藥。

 

劉氏之論,則以風為末,而以火為本,然火之有餘,緣木之不足也。

 

劉氏原以補腎為本,觀其地黃飲子可見矣。

 

但治中風之症,凡勢在危迫之際,當純以補陽為要,陽者生之本也。

 

陽生而陰自長,蓋補陰力緩,恐不及矣。

 

況陽氣大虛,雖有假火,若略兼陰藥,則陰翳之火驟消,亡陽之勢益露,挽回何及!迨至危勢漸平,又當兼以填補真陰,其陰虛有二,有陰中之水虛,有陰中之火虛,火虛者專以河間地黃飲子,水虛者當以六味地黃丸,故至當之治法,總以固陽為保生之首重,繼以滋補精血為去病之根基,風自火出,火自陰虧,陰血一得,風火自息,不知此而以風燥致斃者多矣。

 

筋脈束骨,何處無之,脈皆起於手足指端,故十二經皆以手足名之,脈為血之隧道,榮則和柔,虧則不遂,熱則弛縱,寒則拘攣,故《準繩》曰:凡風痹偏估,未有不因真氣不周而病者,治之不用黃 為君,人參歸芍為臣,防風桂枝勾藤為佐,而徒以烏附羌獨,涸榮而耗衛者,未之能愈也。

 

凡精神短少,運用太過,一時接續不來,便有無故卒倒之患。

 

若天真未竭,尺脈有根者,須臾自醒。

 

倘天真已竭,尺脈無根者,則無陽潰散,目開鼾聲,遺尿汗涌,脫勢具備,難望其有生矣。

 

故平時能於根本用力,善保水火,則氣血自然和平,斷無是病,既病而未至根本大傷,水火偏絕則調理得當,水火猶可和平,氣血何難漸復,倘不知此,正當氣血虧極發露之時,元陽走散,依稀之際,見其搐竄治風,見其涎壅治痰,驅逐克削標病從減,正氣益傷,重則暴亡,輕則痼疾,故能於水火立命之處看明,氣血生長之源參透,則外假之象雖變現百出,亦有主見於胸中,不為所感矣。

 

況玩《靈樞經》曰: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者,內居榮衛,榮衛疾,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其邪氣淺者,脈偏痛。

 

又曰: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志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

 

可見必由真氣去而邪氣獨留,及志不亂,言微知為可治,志亂不能言為不可治,則知全以正虛為本,外邪為標者,十之一二,何必拘以中風局中風方,紛紛立論乎!況人受水火之真以成,而後臟腑具備,漸有筋骨形骸,故臟腑之根,系於真水真火,陰陽氤氳,釀成氣血,流行臟腑,灌溉百骸,故水火為本,氣血為標也。

 

凡真陰真陽虧極,則邪氣乘虛,直中於臟,五內受傷,害人性命,若氣血不足,未至根本虧極,則邪不能直達於裡,或中腑或中血脈,則形骸受傷,乃有偏枯痿痹。

 

要知真陽虧極。

 

我身之陰寒,可以聚而乘之,非謂必有外寒也。

 

真陰虧極,我身之風火,可以動而乘之,非謂必外有風火也。

 

所謂內起之風,由於內起之火耳!識得標,只取本,乃治法萬全之要領,何況當此大虛,頃刻存亡之症,以風火痰氣之假象,而失其生人精氣神之根本,豈能奏功萬一乎?祛風適足以走泄元神,清火無非以消滅陽氣,消痰則不足之真陰愈加銷爍,理氣則丹田之浮泛,益令無根虛陽,變至亡陽,閉症變成脫症。

 

(凡中風牙關緊閉,兩手握固為閉症,可治。

 

若口開手撒,眼合遺尿,鼾聲為脫症,難治。

 

)此皆治標者之罪也。

 

 (張)治中風多症,寤寐參究機關,從無一失,有案另陳,敢此特表。

 

世以卒然仆倒,昏不知人為中風,以卒死者為中臟,痰涎壅盛者為痰厥,不知總由真氣太弱,痰火泛上者十居八九。

 

若虛極而陽暴脫,則尿出而死矣。

 

此時乃無形之神氣欲絕,急用參術附子大劑補接,亦有活者。

 

若以風火痰而作有形之疾病為治,妄用他藥,便無生理,戒之戒之。

 

或問人有半肢風者,必須拘以左半身屬血,右半身屬氣乎,曰未必然,人身劈中分陰陽水火,男子左屬水,右屬火,女子左屬火,右屬水,男子半肢風者多患左,女子半肢風者多患右,即此觀之,可見以陰虛為主。

 

又有身半以上俱無恙如平人,身半以下軟弱麻痹,小便或澀或自遺,屬氣乎,屬血乎?此亦足三陰之虛症也。

 

《經》曰:榮虛則不仁,衛虛則不用不仁,皮膚不知痛癢也。

 

不用,手足不為人用也。

 

僅以氣血分陰陽,未嘗以左右分氣血也。

 

要知氣血周流無間,豈可以行於右者皆謂之氣,行於左者皆謂之血乎?夫天地之道,春氣始於左而終於右,秋氣始於右而終於左,夏氣始於上而終於下,冬氣始於下而終於上。

 

人身亦然,左右上下,靡不周及,故諸陽之經,皆起於手足,而循行於身,風寒客於肌膚,隨其虛處而停滯,如手足氣血難倒之處,邪易襲矣。

 

氣血不足,營運難周,所以有偏枯之名也。

 

《內經》但言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未嘗以人身之氣血分左右也。

 

人之氣血,周流一身,氣如橐鑰,血如波瀾,氣為血行,血為氣配,陰陽相維,循環無端,何嘗有左右之分!自丹溪論半身不遂,謂在左屬血虛,在右為氣虛,由是以左右分屬氣屬血者,從茲始矣。

 

夫以脾肺在右,而右半身不遂者,主乎脾肺之為病。

 

腎肝在左,而左半身不遂者,主乎腎肝之為病則可。

 

若必主乎右氣左血以立論,豈血僅行於左而不行於右耶?氣僅行於右而不行於左耶,是氣血在人身己分離而不相屬矣。

 

氣行血行,氣滯血滯,血氣相維,何有左右之分也。

 

若果屬血虛,亦當兼以補氣,蓋氣有生血之功,果屬氣虛,亦當兼以養血,蓋血有和氣之力。

 

若以血氣分治、則愈致陰陽乖格,豈能調和氣血,而治偏枯耶? 《經》曰:肝主筋;又曰:諸筋者皆屬於節。

 

是以人之曲伸動履皆筋使然。

 

夫筋體堅硬,藉血氣滋養,乃得柔和,故少壯之與老年,筋力可見矣。

 

氣虛血弱之人,大病後,傷寒汗下後,筋失所養,則發 ,霍亂吐瀉,津液暴傷則轉筋,其理更可見矣。

 

但肥白人多兼濕痰流滯,黑瘦人多因血液衰涸,故凡有手足漸覺不遂,或臂膊及髀股肢節,大拇次指麻痹不仁,或口眼歪斜,語言謇澀,或胸膈迷悶,吐痰相續,或手足少力,肌肉微掣,或六脈弦滑,而虛軟無力,雖未至於倒仆,其中風暈厥之候可指日而待,須預防之,當節飲食,戒七情遠房事,此至要者也。

 

其應服藥餌,察其兩尺虛衰者,以六味八味地黃,切補肝腎,如寸關虛弱者,以六君子、十全大補之類,急補脾肺,才有衛益。

 

若以搜風順氣,及清氣化痰等藥,適所以招風取中也,若失調理而既中矣。

 

如正氣不足之證,只保正氣,不必驅邪,此時真陰失守,孤陽飛越,或非桂附,何以追復失散之元陽?其痰涎上涌者,水不歸源也。

 

面赤煩渴者,火不歸源也。

 

惟桂附能引火歸元,一引水火既歸,則水能生水,木不生風,而風自息矣。

 

如邪氣有餘者,痹症之類,雖以扶正氣為主,不可不少用祛邪之法,如易老天麻丸之類。

 

至於攣者,有因熱而筋膜干縮者,有因寒而筋脈拘急者,有因血虛而勿榮於筋者,有因邪盛而留滯關節者,可不細辨歟!陰虛有二。

 

陰中水虛,病在精血,陰中火虛,病在神氣,蓋陽衰則氣脫,而神氣為之昏亂,陰虧則形壞,而肢體為之廢弛,真火為陽之本,真水為陰之根,水火不固,陰陽亡矣。

 

精神內奪,外邪中焉,必根本絕而枝葉枯槁也。

 

中風小便不利,若非臟腑津液燥槁,即由汗多津液外亡,因所因而治之。

 

小便自利,若不知此,徒加滲利,愈令津液重亡,元陽走泄,為害不淺。

 

若小便疾出不能忍者,乃真氣虛極,不能固禁收攝也。

 

脫極則為遺,總四肢百骸,何物不仗氣血濡潤?何處不仗神氣收攝?故真元衰敗於中,精神耗散於外,則百骸皆失其主矣。

 

欲動則不遂,正不足也。

 

欲靜同自動,風假象也。

 

僵臥如尸者,神氣欲脫而未盡也。

 

回陽固本者,保命衛生之學也。

 

養正而邪日除,探本窮源之論也。

 

先攻後補者,從俗好惡之情,未得病情至理也。

 

中風稍瘥,有多食倍常者,因風木盛則克脾,脾受克求助於食,當瀉肝理風以安脾,脾安則食自如常也。

 

雖然亦因臟腑之脂膏耗竭,有陽無陰,所以孤陽用事,如中消者,然雖多食,未必長其精華,然借食尚堪抵其消耗,惟為補養精血,俾脂膏足而自復如常,何必瀉肝理風為事哉!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1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1 龍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6 04:43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