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3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統大全 翼醫通考 明醫戴原禮序135】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0 20:05: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統大全 翼醫通考 明醫戴原禮序135

 

 

醫之為道至矣。

 

故周官有疾醫,視萬民四時之病,春之 首,夏之癢疥,秋之瘧寒,冬之咳嗽上氣,皆分而治之,驗其狀而製其祿,甚為不輕也。

 

後世官 失職,故於其術每擇之不精。

 

有人於此,能合於古者之道,豈不猶空谷足音之可喜者乎?如吾同縣戴原禮氏是已。

 

原禮生儒家,習聞詩禮之訓, 有志於澤物。

 

乃徒步至烏傷,從朱先生彥修學醫。

 

先生見其穎悟倍常,傾心援之。

 

原禮自是識日廣,學日篤,出而治疾,往往多奇驗。

 

予請得而詳道之。

 

原禮從叔仲章,六月患大熱,面赤,口譫語,身發紅斑。

 

他醫投以大承氣湯,而熱愈極。

 

原禮脈之曰︰左右手皆浮虛無力,非真熱也。

 

張子和云︰當解表而勿攻裡,此証似之,法當汗。

 

遂用附子、乾薑、人參、白朮為劑,烹液冷凍飲料之,大汗而愈。

 

諸暨方氏子婦,瘧後多汗,呼媵人易衣,不至,怒形於色,遂昏厥若死狀。

 

灌以蘇合香丸而蘇。

 

自後聞人步之重,雞犬之聲,輒厥逆如初。

 

原禮曰︰脈虛甚,重取則散,是謂汗多亡陽,正合經意。

 

以黃芩、人參日補之,其驚漸減,至浹旬而安。

 

松江朱仲文,長夏畏寒,身常挾重續,食飲必熱如火方下咽,微溫則嘔。

 

他醫授以胡椒煮伏雌之法,日啖雞者三,病愈亟。

 

原禮曰︰脈數而大且不弱。

 

劉守真云︰火極似水,此之謂矣。

 

椒發陰經之火,雞能助痰,只以益其病爾。

 

以大承氣湯下之,晝夜行二十餘,頓減纊之半。

 

復以黃連導痰湯益竹瀝飲之,竟瘳。

 

姑蘇朱子明之婦,病長號,數十聲暫止,復如前。

 

人以為厲所憑,莫能療。

 

原禮曰︰此病也。

 

痰閉於上,火鬱於下,故長號則氣少舒。

 

經云︰火鬱則發之是已。

 

遂用重劑涌之,吐痰如膠者無算,乃復初。

 

樂原忠妻,亦蘇人,因免乳後病驚,身翩翩然如升浮雲之上,舉目則重屋旋運,持身弗定。

 

他醫飲以補虛治驚,皆不驗。

 

原禮曰︰左脈雖芤且澀,神色不動,是因驚致心包絡積污血耳,法宜下之。

 

下積血如漆者一斗,即愈。

 

留守衛吏陸仲容之內子病熱,妄見神鬼,手足 動。

 

他醫用黃連清心湯不中。

 

原禮視之曰︰形瘦而色不澤,乃虛熱耳,法當以李杲甘溫除大熱之法為治,即經所謂損者溫之者也。

 

服參 而安。

 

他若此者甚眾。

 

予備聞賢士大夫恆言之,今不能悉數也。

 

嗚呼﹗有人於此,可不謂之合於古道者乎?夫醫之為道,本於《素問》、《內經》,其學一壞於開元,再壞於大觀。

 

習俗相仍,絕不知究其微指,唯執一定之方,類刻舟而求劍者。

 

人訾之,則曰︰我之用此,不翅足矣,又何事《內經》為?宋之錢仲陽獨得其秘於遺經而擴充之。

 

金之張、劉、李諸家又從而衍繹之。

 

於是《內經》之學大明。

 

劉之學,朱彥修得之最深。

 

大江以南醫之道本於《內經》,實自朱發之。

 

原禮乃其高弟,其用心也篤,故造理為特精。

 

其傳授有要,故察証無不中,亦可謂賢也已矣。

 

近來京師縉紳家無不敬愛之,服其劑沉 豁然如洗。

 

或欲荐為醫官,辭不就,道賦詩以錢其東還,且請余為序。

 

昔者司馬遷作《倉公傳》,載其應詔所對,凡廿有三,書治病之狀甚具。

 

予仿此義,稍陳原禮療疾奇中者,系之首簡,並告周官疾醫四時治証之概。

 

世之知言君子必有所擇焉。

 

(《宋學士集》)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7 20:05 , Processed in 0.12303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