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揭秘“鬼打牆”】
走入叢林。
陰天時,當人們在一片森林中穿行時,他們很容易繞著圓圈行走(藍色路徑)。
而在太陽可見的晴天時,人們則更容易直線行走(黃色路徑)。
當冒險小說以及恐怖電影中的主人公無助地在一個陌生環境中絕望地繞圈行走時,我們的心弦也會跟著繃到最緊。
如果《女巫布萊爾》中的那些學生能夠在森林中延直線前行並順利地走出困境,那麼這部影片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這種導航故障究竟是真實存在的抑或僅僅是藝術作品用來增加趣味性的一種手段?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當人們行走時沒有任何路標指引,他們很容易就會繞圓圈行走。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德國杜賓根馬普生物控制論研究所的心理學家詹-索曼說,這一研究觀點來自於德國一個名為Kopfball(字面意思是足球中的“頭球”)科技電視節目中觀眾的一次提問。
為了弄清楚這個眾所周知的“觀點”究竟真實與否,節目制作人聯繫了索曼以及他研究認知行為的同事。
索曼說:“我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實存在,不過我想這個問題確實很有趣。”
所以這些研究人員與這個電視節目合作制作了2007年的那次系列節目。
在其中一項實驗中,15個自願者蒙住雙眼,佩戴GPS接收器,試圖延直線穿過一片空曠的空地。
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沿著這條路線蜿蜒前行,偶爾會繞圈,圓圈的直徑小到20公尺。
之前研究人員推測,繞圈行走可能是因為人們的左右腿不一樣長,這會導致他們走路時傾向於向左轉或向右轉。
然而在索曼的研究中,大多數自願者並沒有明顯的向左轉或者向右轉的傾向。
盡管一些自願者的左腿和右腿長度確實存在少量差異,不過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差異與自願者平時向左轉或向右轉的習慣沒有直接聯繫。
索曼從這一研究結果中推斷,人們有時走路會轉圈的原因在於大腦。
當人們蒙上雙眼時,大腦就不得不構畫出一條直走的路線圖,而這一構畫過程所依賴的信息很有限,比如前庭系統(傳遞平衡感知)以及肌肉和關節中的運動傳感器的輸出。
索曼說:“所有這些信號都會出現微小的差錯,”
通常來講,就是這些差錯引導人們毫無目的地蹣跚行走。
不過在特定方向的認知中出現的差錯,偶爾會引導我們在某個環境中轉圈行走。
賓夕法尼亞匹茨堡的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心理學家羅伯塔-克拉茨基認為這種解釋“非常簡潔明瞭”。
之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這些研究發現,當人們看不見的時候,他們就傾向於脫離直線行走。
但是在GPS出現之前,研究人員並不能長距離追蹤人們的行跡,所以也無法對他們繞一個整圈的全過程進行觀察。
然而當人們能夠看到他們行走的路徑時,情況就不一樣了。
當自願者沒有蒙住雙眼在兩個陌生環境中——德國的一片森林,突尼斯的沙哈拉沙漠(這要感謝Kopfball)——行走時,索曼和他的同事對他們進行了跟蹤觀察。
在森林裏,自願者確實會繞圈行走——不過僅限於陰天。
當有太陽時,他們通常會延直線走上幾個小時。
在撒哈拉沙漠中也是一樣。
索曼說,可見的線索,如太陽或者太陽產生的陰影,會幫助人們克服繞圈行走的傾向。(環球科學)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BSjyMqBQUULyqadT26VrJ.w/article?mid=9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