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現閱讀能力與識別能力之間關系】
[導讀]法國研究人員發現,面部識別能力和閱讀能力有一定的關聯性,閱讀能力強的人往往面部識別能力弱。
人類的閱讀能力和面部識別能力相互競爭
圖中標注出來的區域與閱讀和面部識別有關
不少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在見過別人一面後,下次再見到別人又不認識了。
為什麼有人認人能力較弱呢?法國研究人員發現,面部識別能力和閱讀能力有一定的關聯性,閱讀能力強的人往往面部識別能力弱。
這是因為閱讀能力的建立,會占用腦部識別面部的區域。
這種發生在大腦中的“拆遷”和“重建”,是面部識別能力減弱的重要原因。
(閱讀和面部識別)(相互競爭)為什麼通常情況下,讀書越多的人面部識別能力弱?以往大多是從文化心理學的角度加以研究。
直到最近,法國研究人員才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發現一種比較科學的解釋。
研究人員斯達尼斯拉斯·德哈恩等人通過磁共振掃描儀和電極帽掃描若幹志願者的大腦,結果發現識別面部和閱讀都會用到同一腦部區域,而且兩者是相互競爭的關系。
也就是說,閱讀能力強的人面部識別能力相對就弱一些,反之亦然。
研究人員認為,大腦在人類文明出現後發展出來的新技能,例如閱讀能力,是由與面部能力相關的腦細胞回路所指揮管理。
為了測試上述假說,研究人員與其同事對三組人員的大腦進行掃描,包括10名不識字的人,22名於成人階段方學習閱讀的人,31名從孩提時代就開始學習閱讀的人。
掃描結果表明,腦部與閱讀有關的區域位置是視覺字形區,此區域連結聲音與書寫符號,在閱讀時受刺激而變得活躍。
研究人員德哈恩等人表示,面部識別能力的損失與其閱讀能力成正比。
其實,這個結論只是個平均值的研究,人類腦區各個部分的功能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人視覺字形區功能特別強大,這導致他們面部識別能力和閱讀能力都很強大。
面部識別能力是一回事,能不能真正地記住別人又是一回事,兩者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有些人飽讀詩書而又能很好地識別他人,這些人往往容易成為某個團體的領導者。
有知識分子為自己辯解說,自己讀書太多,經常思考一些問題,在和別人打交道時容易走神,因此不大容易記住人。
雖然這個解釋並非問題的本質所在,但是的確有些道理。
“勤能補拙”這句古訓在這方面也能起到作用。
如果面部識別能力弱的人要想記住他人,可以在交往時多看一些別人的面部,在與別人交往時精力更集中一些,事後再回憶一下別人的音容笑貌。
等到下次和別人交往時,你就能分辨誰是誰了。
(以文明的名義)(進行腦部“拆遷”) 德哈恩等人表示,其實不只是閱讀占用了面部識別所需的腦區,人類在發展音樂、演講、繪畫等文化藝術的時候,不少腦部區域會被征用。
人類在發展文明的過程中,會不斷征用一部分大腦神經元進行再利用。
因此,人類在發展文明的同時會使得原有的一些本領變弱。
人類新發展出來的技能要占用原有的腦部區域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功能相近,比如面部識別和閱讀就比較相近;二是要有空子可鑽,也就是說原來的腦部區域要“拆遷”一部分後,新型的“文明建築”才能興建起來。
研究發現,現代人識別面部的能力要比原始人要弱。
科學研究還發現,不少肉食性哺乳動物(如狼)識別同類面部的能力就比人類強。
在人類文明出現之前,人類的面部識別能力最初發展出來其實主要不是為了社交,而是為了在打獵時更好地追蹤獵物。
當人類從狩獵時代進入農耕時代後,對追蹤獵物的要求變弱,人類的面部識別能力也隨之減弱。
此時,主管面部識別的一部分腦區就自然而然地荒廢了,變成了“空地”,閱讀能力就趁機在這些“空地”上建立起來。
有時候,人類發展文明的過程中,一些腦部區域來不及騰空,那麼時代的發展會迫使人類的大腦開始“強制拆遷”。
一些新的神經功能會硬行擠占那些固有的腦區,人類就利用這些所分出的區域來應對新的挑戰。
與此同時,一些原始的本能逐漸減弱或退化,比如面對危險時的應激能力就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減弱。
數千年來,人類的大腦區域雖然已經成型,但是功能性單元正在發生變化。
我們相信,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發展,大腦的功能劃分將變得越來越完善。
引用:http://tech.qq.com/a/20110514/00008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