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漢堡? 人類未來大勢所趨】
更新日期:2009/08/10 17:51
(中央社台北十日電)人造肉漢堡?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境,運用最先進生物科技,人類的飲食習慣與口味在十年之內,可能會有革命性變化。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一群前衛科學家正在實驗室培養真的動物蛋白質,他們不但宣稱這將有助於動物的福祉,人類與地球也將更健康。
研究團隊「新收穫」(New Harvest)的成員麥森尼(Jason Matheny)說,「人工培養的肉類有許多優點。我們可精確控制肉類中的脂肪數量,可以使牛絞肉有合理的脂肪酸比例─一種可以防止、而非導致心臟病的漢堡肉片。」
CNN報導,不過,設計、製造出如同鮭魚脂肪特徵的牛絞肉並非驅使麥森尼的原動力。他說,肉類與畜牧業也是許多人類疾病的來源,如這些產品是在實驗室內培養,就可大幅降低風險。
麥森尼告訴CNN,「我們可以減少如豬流感、禽流感、狂牛症,或是沙門氏菌污染的風險」。
「我們可以在無菌情況下生產肉類,這在傳統動物農場及屠宰場裡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假如只生產可食用的肉類,一定更有效能。沒有必要養整隻動物,然後浪費75%到90%飼料。」
傳統肉類的生產對環境也有負面衝擊。聯合國最近公佈的報告、「家畜的巨大陰影」(Livestock's LongShadow)就凸顯畜牧也是造成氣候變遷惡化的因素之一。
依此脈絡,麥森尼相信,他的計畫可顯著減少肉類生產對環境的衝擊─使用較少量的水及製造更低的溫室氣體。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野生動物保育研究小組的托米士托(Hanna Tuomisto)發表的初步研究結果就指出,人造肉類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80%。
人造肉是回收傳統方式宰殺動物屠體產製出來。例如「豬肉」是從屠宰場取得的卵巢,以豬的精子授孕,轉化為胚胎後,再將其置入培養液內成長發展而成。
根據「新收穫」,全球肉類市場年營業額高達1兆美元,到2050年,需求將成長一倍。由於對衛生、動物福祉及環境的關切,人造肉是個很明顯的選項。(譯者:中央社呂志翔)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10/5/1oph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