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花兒會」又稱「愛情橋樑」?】 此時期正是桃杏花開,春麥生機盎然。 而隨著麥田拔草季節的來臨,青海的婦女們紛紛下田拔草﹙在青海除草是婦女的工作,且不用鋤而用手拔﹚,此時雖是她們一年中最累最忙的時間,但也是她們在田裡大展歌喉唱「花兒」的歡樂時刻。 滿山漫「花兒」﹙在青海,唱花兒又稱漫花兒﹚的歌聲此起彼落,也預告著一年中唱「花兒」的季節正式拉開序幕了。 「花兒」是盛行在中國西北高原上的一種高原山歌。
「花兒」又稱「少年」、「野曲」,因對歌時男方暱稱女方為「花兒」,女方稱男方為「少年」而得名。 流傳在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省(區)的回、東鄉、撒拉、土、藏、裕固、保安、漢等民族中,也是一種獨特的民歌。 「花兒」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曲調高亢悠揚,唱詞即興而編,是一種口口相傳的民間歌謠,由於節奏明快,唱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悅耳動人,用詞樸實,唱時有感而發,情真意切。 「花兒」有獨唱、對唱、聯唱三種形式,內容包羅萬象,有抒情、也有敘事,狀物寫景,還涉及天文、歷史、地理、家庭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其中尤以情歌居多。 「花兒本是心上話,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刀刀拿來頭割下,不死了還是這個唱法。」 這是一首知名的「花兒」,唱得最真也最深刻,表達得也最貼切。 所以,唱「花兒」對西北高原上的人們來說,是一種既成的風俗習慣,誰也阻止不了。 不過,演唱「花兒」最熱鬧且最具民俗特點的,是在每年農曆四、五、六月時民間各地舉行的「花兒會」,參與者多時人數常達上萬。 「花兒會」一般在風景秀麗優美的山野間舉行,各族不分男女老少,穿著鮮豔民族服裝,登山對歌賽歌。 一時間,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落傳遍山野,盛況空前。 每年舉辦的「花兒會」,是規模盛大的一種演唱活動,更是流行地區的交遊節日。 也因此都會吸引許多的未婚男女前來參加,他們以歌為媒,以歌傳情,向對方表達愛慕、思念和讚美的濃濃情意。 很多人也因「花兒會」而相識、相愛,最後結為百年好合。所以,「花兒會」也就理所當然被稱為「愛情的橋樑」了。 不過,正因為「花兒」所唱內容多為情歌,所以就有些不成文的規定。 因此花兒不能在室內或村內唱,長輩和家人面前也不能互相對歌唱。 時至今日,當地人們對此仍恪守不渝,只有在「花兒會」上,才會盡情得歡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