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惹禍 台南牛蒡「熱死」減產5成】
更新日期:2010/04/21 10:01 記者黃芳祿/南縣報導
八八水受後,長達8個滴雨未下,全台栽種牛蒡居冠的佳里鎮塭內栽種區遭受歷年來最嚴重熱浪侵襲,比去年減產6百多公斤,損失超過五成約5百萬元,蒡農叫苦連天。
當選全國十大傑出農家、現任佳里鎮農會塭內牛蒡產銷班班長的黃榮昌說,去年底栽重的牛蒡約在今年4月間梅雨季前開始採收,但因去年八八水災後至今整整快8個月了,沒下過半滴雨,導致牛蒡口渴兼「發育不良」,估算減產五成以上。
黃榮昌女兒,現任佳里鎮農會理事的黃雪媚指出,這些牛蒡因雨水不足而發育不良,這些來不及「轉大人」的牛蒡枝葉只20多公分高,和正常成長牛蒡約成人的半人高,前後相較,確是「矮了一截」。
正常的牛蒡葉子約有臉盆大,很翠綠,父女倆手摘下枯萎的牛蒡葉子說,遭熱浪侵襲的牛蒡會跟著「消水」;以龍安里塭內栽種面積50公頃計算,去年可以採收1250公斤,今年恐怕連6百公斤都不到。
其實這8個月期間曾零星下起小雨,唯這些雨水都是酸雨,對牛蒡等蔬果和農作物反而有害而無益;應對未來溫室效應擴大,黃榮昌父女及蒡農呼籲農政單位應開挖深水井,補助農民開闢自動噴水系統,以應付乾旱來時耕種。
牛蒡的價格今年價格是有點上揚約一公斤35元,與去年一公斤25元相較是多了點,但總產量少了一半,兩相比較之下,蒡農還是吃虧,平均一公頃損失約10萬元,甚至連成本都不夠,黃榮昌父女和佳里農會理事長莊昭宗建議農政單位應比照芭樂、柳丁和芒果,給予補助。
黃榮昌指出,牛蒡,從民國79年起在佳里鎮塭內栽種,論專業和管理技術居全台之冠,全盛時期曾多達1百多頃,接續因人工和管理費用增加,大陸貨低價打壓台灣市場,牛蒡栽種面積逐年減少。雲林、嘉義等縣市有零星栽種。
維護台南縣佳里鎮是牛蒡故鄉美譽,佳里鎮農會理事長莊昭宗、推廣股劉股長建議中央農政部門應派員前往「災區」勘察災情,基於體恤農民之心給予災害現金補助。
牛蒡具有補腎和利尿功能,有「疼某茶」之稱,日式料理主菜之一,黃榮昌父女在多年前就自行成功研發茶包、切片、香鬆等系列產品,健康有機,頗受消費者喜愛,日昨佳里農會新任理事長莊昭宗重視之餘,在農委會支持下舉辦牛蒡品嚐會,吸引人山人海人潮。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21/17/249ne.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