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1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及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7 09:54: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及己

 

拼音

 

jíjǐ

 

《全國中草藥匯編》:及己拼音名JJǐ別名四葉對、四皮風、獐耳細辛、四角金、對葉四塊瓦來源為金栗蘭科金栗蘭屬植物及己Chloranthusserratus(Thunb.)Roem.etSchult.,以根或全草入藥。

 

夏、秋采挖全草,洗凈,曬干;

 

或將根砍下,分別曬干。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

 

根狀莖橫生,粗短,須根密集,狀如細辛。

 

莖單一或數個自根抽出,具明顯的節,無毛,單葉對生,常4片生于莖頂,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

 

夏季開花,穗狀花序單一或2~3生于莖頂,無花梗及花被。

 

漿果梨形。

 

性味辛、溫。

 

有毒。

 

功能主治舒筋活絡,祛風止痛,消腫解毒。

 

用于跌打損傷,風濕腰腿痛,疔瘡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1~2錢;

 

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華本草》:及己出處出自《本草經集注》拼音名JíJǐ英文名SerrateChloranthusRoot,RootofSerrateChloranthus別名四葉細辛、四大金剛、牛細辛、老君須、毛葉細辛。

 

來源藥材基源:為金粟蘭科植物及己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loranthusserratrs(Thunb.)Roem.etSchult.采收和儲藏:春季開花前采挖,去掉莖苗、泥砂,陰干。

 

原形態及己多年生草本,高15-50cm。

 

根莖橫生,粗短,有多數土黃色須根。

 

莖直立,單生或數個叢生,具明顯的節,無毛,下部節上對生2片鱗狀葉。

 

葉對生,4-6片生于莖上部;

 

葉柄長8-25mm;

 

葉橢圓形、倒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5cm,寬3-6cm,先端漸窄成長尖,基部楔形,邊緣具銳而密的鋸齒,齒尖有一腺體,兩面無毛;

 

側脈6-8對;

 

鱗狀葉膜質,三角形;

 

托葉小。

 

穗狀花序頂生,偶有腋生,單一或2-3分枝;

 

總花梗長1-3.5cm;

 

苞片三角形或半圓形,先端常數齒裂;

 

花白色;

 

雄蕊3,藥隔下部合生,著生于子房上部外側,中央藥隔有1個2室的花藥,兩側藥隔各有1個1室的花藥;

 

藥隔長圓形,3藥隔相抱,中央藥隔向內彎,長2-3cm,與側藥隔等長或略長,藥室在藥隔中部或中部以上;

 

子房卵形,無花柱,柱頭粗短。

 

核果近球形,綠色。

 

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長于地林下陰濕處和山谷溪邊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

 

性狀性狀鑒別根莖較短,直徑約3mm;

 

上端有殘留莖基,下側著生多數須狀根。

 

根細長圓柱形,長約10cm,直徑0.5-2mm;

 

表面土灰色,有支根痕。

 

質脆,斷面較平整,皮部灰黃色,木部淡黃色。

 

氣微,味淡。

 

顯微鑒別根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

 

皮層寬廣;

 

石細胞眾多,直徑43-78μm,孔溝極明顯,并可見層紋;

 

油細胞較多,散在于薄壁組織中;

 

內皮層細胞凱氏點不明顯。

 

中柱鞘細胞1列。

 

初生木質部4-8束,與初生韌皮部間隔排列。

 

化學成份根含有二氫焦莪術呋喃烯酮(dihydropy-rocurzerenone),焦莪術呋喃烯酮(pyrocurzerenone),銀線草內酯(shizukanolide)E、F,新菖蒲酮(neoacolamone),7-a-羥基新菖蒲酮(7-a-hydroxyneo-acolamone),菖蒲大牛兒酮(acoragermacrone),菖蒲酮(acolamone),莪術呋醚酮(zederone),異莪術呋喃二烯(isofuranodiene),莪術呋喃二烯(furanodiene),金粟蘭內酯(chloranthalactone)C和銀線草內酯(shizukanolide)C。

 

毒性動物(小鼠)試驗證明,灌服及己煎劑,可于短期內死亡,中毒癥狀有角弓反張,四肢抽搐,呼吸困難,解剖所見除各臟器充血外,無特殊發現。

 

妊娠小鼠灌服少量,24小時后死亡,死前陰道有血流出,陰道和子宮腔內充滿凝血塊。

 

故孕婦尤不可服。

 

及已根內服過量可以中毒,甚至死亡,動物實驗煎劑(5g/3ml)0.5ml/只,小鼠5只全部死亡,死亡前出現、四肢抽搐,并見角弓反張。

 

解剖所見,各臟器充血,肝臟出血。

 

肝細胞有壞死。

 

性味苦;

 

平;

 

有毒歸經肝經功能主治活血散瘀;

 

祛風止痛;

 

解毒殺蟲。

 

主跌打損傷;

 

骨折;

 

經閉;

 

風濕痹痛;

 

疔瘡癤腫;

 

疥癬;

 

皮膚瘙癢;

 

毒蛇咬傷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內服:煎湯,1.5-3g;

 

或泡酒;

 

或入丸、散。

 

注意本品有毒,內服宜慎。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不宜長期服用,對開放性骨折不作外敷應用,以防大量吸收中毒。

 

各家論述1.《別錄》:主諸惡瘡疥痂瘺蝕。

 

2.《藥性論》:治瘑疥。

 

3.《日華子本草》:主頭瘡,白禿,風瘙,皮膚癢蟲,可煎汁浸并敷。

 

4.《綱目》:殺蟲。

 

5.《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散瘀活血,抗菌消炎。

 

治跌傷,扭傷,骨折,癤腫,經閉。

 

摘錄《中華本草》

 

引用:http://big5.wiki8.com/jiji_7563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5 20:25 , Processed in 0.34375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