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7 05:11 編輯
【醫學百科●急性腎損傷臨床路徑】
《急性腎損傷臨床路徑(2009年版)》由衛生部于2009年12月11日衛辦醫政發〔2009〕226號印發。
急性腎損傷臨床路徑(2009年版)
一、急性腎損傷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急性腎功能不全(急性腎損傷)(ICD-10:N17)、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腎損傷,衰竭期)(ICD-10:N17)(二)診斷依據根據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編著的《臨床診療指南-腎臟病學分冊》和《臨床技術操作規范-腎臟病學分冊》進行診斷。
1.突發腎功能減退(在48小時內)。
2.急性腎損傷1期(危險期):血清肌酐升高≥0.3mg/dL(26.4μmol/L)或為基線值的1.5-2倍;
或者尿量<0.5ml/kg/h,持續>6小時。
3.急性腎損傷2期(損傷期):血清肌酐升高至基線值的2-3倍;
或者尿量<0.5ml/kg/h,持續>12小時。
4.急性腎損傷3期(衰竭期):血清肌酐升高至基線值的3倍或在血清肌酐>4mg/dl(354μmol/l)基礎上急性增加0.5mg/dL(44μmol/L);
或者尿量<0.3ml/kg/h持續>24小時或無尿持續>12小時。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和依據根據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編著的《臨床診療指南-腎臟病學分冊》和《臨床技術操作規范-腎臟病學分冊》進行治療。
1.腎臟替代治療:內科保守治療無效或經評估預計無效的嚴重水、電解質、酸堿紊亂,氮質血癥(具體替代治療方案根據病情決定)。
2.對癥治療:給予適當營養,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
3.腎臟穿刺活組織檢查:原因不明的急性腎損傷(包括腎小球腎炎、系統性血管炎、急進性腎炎及急性間質性腎炎等),其他經評估認為需要腎穿刺活組織檢查的情況,并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
(四)標準住院日7-21天(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N17疾病編碼。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住院后2-7天(指工作日)1.必需的檢查項目:(1)血常規(嗜酸細胞 網織紅細胞計數)、尿常規、大便常規;
(2)肝腎功能、電解質(包括鈣、磷、鎂、HCO3-或CO2CP)、血糖、血型、感染性疾病篩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凝血功能、血氣分析、免疫指標(ANA譜、ANCA、抗GBM抗體、免疫球蛋白、補體、CRP、ASO、RF、ESR、iPTH);
(3)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電解質、尿肌酐、尿紅細胞位相、尿白細胞分類、尿滲透壓或自由水清除率;
(4)腹部超聲、胸片、心電圖。
2.根據患者病情,必要時檢查:(1)NGAL、KIM-1、IL-18、抗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抗體;
(2)血和尿輕鏈定量、血培養、腫瘤標志物、凝血功能及纖溶指標、血和尿免疫固定電泳;
(3)超聲心動圖、雙腎動靜脈彩超、同位素骨掃描、逆行性或下行性腎盂造影、腎血管造影、CT、MRI;
(4)骨髓穿刺、腎臟穿刺活檢等。
(七)選擇用藥1.糾正原發病因和可逆因素,預防再次損傷。
2.根據病情,積極糾正水、電解質、酸堿紊亂。
3.如果需要腎穿刺,則通常入院7日之內完成評估。
4.腎穿刺術前停用抗凝藥物,術后酌情使用止血藥。
5.必要時腎臟替代治療。
6.必要時抗感染治療。
7.酌情使用抗凝藥、溶栓藥、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抗氧化劑、堿劑及其他藥物。
(八)如果需要腎穿刺,則手術日為入院第7日之內1.麻醉方式:局麻。
2.術前準備:術前停用一切抗凝藥物(包括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復查凝血功能正常。
3.術中用藥:麻醉常規用藥。
4.輸血:視術中情況而定。
5.病理:冰凍切片行免疫熒光檢查、石蠟切片光鏡檢查、電鏡檢查。
(九)術后用藥根據臨床情況可使用無腎毒性的抗菌藥物,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執行。
(十)出院標準1.腎功能逐漸恢復(不必等待恢復到正常)。
2.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并發癥和/或合并癥。
3.腎穿刺傷口愈合好。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1.有嚴重腎外合并癥或嚴重急性腎損傷并發癥,需要在住院期間處理。
2.新出現其他系統合并癥,需要住院治療。
3.出現治療相關的并發癥,需要住院期間處理。
引用:http://big5.wiki8.com/jixingshensunshanglinchuanglujing_107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