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6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美術●宋四大家】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7 17:49: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7 18:54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美術●宋四大家

 

北宋書風最盛,名家輩出。

 

惟歷來談論宋代書法者,皆以蘇、黃、米、蔡四家為代表。

 

其實兩宋書家,何止千百,然一般書史,僅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為代表,乃因其四人皆屬才學高超,且皆能上學六朝,不守唐人窠臼,而各具面目,形成宋書「尚意」之獨特風格,因此被稱為宋四大家。

 

今依年代前後,依次敘之:蔡襄(西元一○一二~一○六七年),字君謨,興化莆田人,生於宋真宗祥符五年,卒於英宗治平四年,享年五十六歲。

 

仁宗時進士,官至端明殿學士,為仁宗、英宗朝之名臣,特以剛直見稱。

 

君謨書風,帶有顏書風貌,溫潤妍媚,為時人及後世所珍愛。

 

(圖1)。

 

宋史謂其「工於書,為當時第一」。

 

東坡則評其書「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然行書最勝,小楷次之,草書又次之,大字又次之,分隸小劣。又嘗出意作飛白,自言有翔龍舞風之勢,識者不以為過。」

 

其分隸今已不可見,而行草書蹟則不少,故宮曾集印成冊。

 

又其行楷如「謝賜御書詩表七言詩」,現藏日本,風流蘊藉。

 

至其大字如「顏魯公自書告身跋」及「萬安橋記」字法全學魯公書。

 

清道人謂其「無一筆不從魯公出,無一筆不似魯公」。

 

米芾評其書法「如少年女子,體態嬌嬈,行步緩慢,多飾繁華。」

 

黃山谷亦說其「時有閨房態度」。

 

由此可知,其書法雖近於顏,卻未若顏字之氣魄雕偉,天姿豪宕。

 

然其草書多學晉法,或可謂為創新之。

 

蘇軾(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自號東坡,眉山人,生於宋仁宗景佑三年,卒於徽宗建中元年,享年六十六歲。

 

嘉祐二年(一○五七)成進土,後因黨爭之故,先後遭貶謫,顛沛流離,終客卒於常州。

 

東坡才大如海,集詩、詞、賦、古文於一身,其書風可說醞釀書史文章、儒釋道技、詩詞繪律,而後發之於筆墨。

 

故黃山谷稱「東坡書,學問文章之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不能及爾。」

 

東坡亦嘗自謂「我書意造本無法,筆畫信手煩推求。」

 

又謂「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我則心目手俱得之矣。」

 

蓋知東坡之書,全由學問蘊積而來,非人力所可勉強而得。

 

至於東坡之學書歷程,黃山谷知之頗詳,謂:東坡道人,少日學蘭亭,故其書姿媚似徐季海。

 

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勁,迺似柳誠懸。

 

中歲喜學顏魯公、楊風子書,其合處不減李北海。

 

至於筆圓而韻勝,挾以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之氣,本朝善書,自當推為第一。

 

又謂「東坡少時規摹徐會稽,筆圓而姿媚有餘,中年喜臨顏尚書,真行造次為之,便欲窮本,晚乃喜李北海書,其豪勁多似之。


因之,東坡習法雖力學古人,受王右軍、顏魯公、徐季海、楊風子等影響,卻能脫盡蹊徑,以尚意為主,而自創面目。

 

東坡傳世書蹟頗多,以楷書與行書為多,草書較少。

 

其楷體小字,秀勁姿媚,流暢自然,有蘭亭風貌。

 

而楷書大字,全是魯書風格,如羅池廟碑,端穆渾厚,氣勢雄偉,為其楷書上乘之作。

 

而其行書圓勁有力,沈著痛快,如黃州寒食詩(圖2),信手揮洒,變化萬端,至今為世人所稱譽。

 

其草書,飄逸中寓有古意,亦極為開張雄肆。

 

綜觀東坡書法,得力於天賦,學養頗多,且用筆從容自然。

 

不拘於法,書風淳厚古雅,實為大家。

 

黃庭堅(一○四五~一一○五),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分寧人。

 

生於宋仁宗慶曆五年,卒於徽宗崇寧四年,享年六十一歲。

 

自幼聰穎,及長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官至起居舍人,亦因黨爭而遭貶謫。

 

山谷自謂「予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閑墨蹟,乃窺筆法之妙。」

 

又謂「余極喜顏魯公書,時時意想為之,筆下似有風氣。」

 

山谷學書近取當代,遠則力追古人,尤以唐賢如張旭、懷素、高閑、顏魯公為主。

 

此外又上法二王,遠追秦漢,因此康有為稱譽其書法「變化無端,深得蘭亭三昧」。

 

山谷書法,亦屬「尚意」風格,他自謂「晚入峽,見長年盪槳。乃悟筆法。」

 

故其書風特異,橫筆往往特長,且波磔頓挫有致,真如盪槳一般。

 

(圖3)。

 

山谷嘗說:「右軍嘗戲為龍爪書,今不復見。余觀瘞鶴銘,勢若飛動,豈其遺法耶?」

 

可見其左右開展之體勢,乃是由瘞鶴銘而來。

 

山谷以行書擅名,尤其劉禹錫經伏波神祠詩」大卷,雄奇蒼勁,真是神品。

 

其書法不似東坡之一任自然,由其所擅用之長波橫筆,便可窺知其用力之痕,後人遂譏其作意,殊不知此即為黃字之特色。

 

其字氣長萬貫,英氣逼人,令人有睥睨絕世之感。

 

米芾(一○五一~一一○七),字元章,號南宮,又名米黻,自號襄陽居士。

 

生於宋仁宗皇祐三年,卒於徽宗大觀元年,享年五十七歲。

 

詩、文、書、畫俱佳,官至禮部員外郎。

 

米芾其人機靈刁鑽,散漫不羈,行徑怪特,奇裝異服,人稱「米顛」,又好貶抑他人,標榜自我,且作豪語曰:「一洗二王惡札,照耀皇宋萬古!」

 

足見其狂妄之態。

 

然其書法,評價甚高,東坡贊之為「超逸入神」「沈著痛快」,乃因其用功特勤,「自少至老,筆未嘗停」。

 

據張丑真跡日錄記載其「十歲寫碑刻,學周越、蘇子美札,自作一家,人謂有李邕筆法,聞而惡之。遂學沈傳師,愛其不俗,自後數改獻之字,亦取其落落不群之意耳。」

 

亦嘗自云:「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蓋取諸長處,總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見之,不知以何為祖也。」

 

足見米芾學書臨摹之廣,用功之勤,轉益多師,博採眾長,終成自我面貌。

 

米芾亦以行書見長,其書看似縱逸,不拘成法,其實出於古法頗多。

 

然其能將古法靈活應用,無論正鋒、側鋒,方圓肥瘦、輕重偃仰,若筆皆成妙趣,形成搖曳多姿之米書風格。

 

因此,其子米友仁即謂其父之字「四角轉摺有八面,筆筆皆翔動」。

 

米書真是隨意落筆,皆得自然。

 

今日所流傳之米芾法書頗多,墨蹟如「蜀素卷」(圖4)、「苕溪詩」,或健勁,或豐妍,皆屬精嚴之作。

 

蘇、黃、米、蔡四大家,皆能擷採前人筆法之精髓,不為法所囿,遂能自創新體,且重視發揮個人之長處,因此書風其突破性與開創性,使者法風格遂漸傾向個人化與藝術化,故宋代在書法藝術方面之發展,尤其行書之成就,可謂登造極。

 

(鄭惠美)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240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6 10:25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