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0 08:11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仲長統】
仲長統(西元一七九~二一九年),山陽高平(山東金鄉)人。
或謂仲長係複姓,則統其名矣;
或謂仲姓,則長統其名。
後漢書概稱之以為統,蓋視仲長為複性矣。
字公理,乃東漢季世人,卒於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享年四十有一,則其生年應為東漢靈帝光和二年,已是漢室將傾的時代了。
性好讀書,博閱群籍,心得甚深,而又瞻於文辭。
年二十餘,北遊青、徐、并、冀之間。
時袁紹守河北,四世三公,家門鼎盛,其甥高幹,雅負時譽,頗好賓客,遊士亦多歸之。
統亦就幹,幹異其才而優遇之。
幹與談當世之務,統率直告之曰:「君有雄志而無雄才,好士而不能擇人,所以為君戒也。」
高幹自視甚高,故不納統言。
實際上紹與高幹,均具統言之病,故冀、并卒為曹操所有,而冀、并間人因知統乃有識之士,且有先見之明。
統之直言無隱,不作諛語,由其素性與學養所致,常俶儻,不拘小節,平居亦默語無常,故時人有狂生之稱。
統既負時望,州郡常辟之,輒稱疾不就。
常謂:凡遊帝王者,欲立身揚名耳;
而名不常存,人生易滅,優遊偃仰,可以自娛,欲卜居清曠以樂其志,度其富足安逸生活。
他的理想生活環境,是「居有良田廣宅,背山臨流,竹木周布,良朋萃玉,陳酒肴以娛之,逍遙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間,任意無非,適物無可,百慮何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憂地下,叛散五經,減棄風雅,百家雜碎,可用從火,抗志山西、游心海左,元氣為丹,微風為杝。敖翔太清,縱意容冶」。
顯然他是樂天名士派,講究個人享受與思想不受拘束,已開魏晉清談之風氣。
曹操的尚書令荀彧聞其名而奇之,向曹操舉荐,因參曹操軍事。
每相論古今時俗之事,所見輒左,因著昌言三十四篇,都十餘萬字。
其友人皆比其才華於董仲舒、賈誼、劉向、楊雄。
范曄後漢書仲長統傳,並列於王充、王符之後,選錄其昌言中理亂、損益、法誡等三篇為其代表作。
理亂篇歸納歷代群雄並起,角知角力以逐天下,及其政權建立,民生安定,由此尊在一人,驕奢淫佚,親佞遠賢,苛虐百姓,以致大亂亡國。
他希望後世聖人當有救此之道。
損益篇主要宗旨是闡明「作有利於時,制有便於物者,可為也;
事有乖於數,法有翫於時者,可改也」的道理,他是政治的改革派。
他說:「行於古有其,用於今無其功者,不可不變,變而不如前,易而多所敗者,亦不可復也。」
這是說舊法已變,新法也不理想,但不可復用舊法,這是仲長改革論的精義。
法誡篇的主要宗旨,是說明行政中樞一元化與簡單分工之重要性。
他說:「周禮六典,冢宰貳王而理天下;春秋之時,諸侯之明德者皆一卿為政。…秦併天下,則置丞相,而貳之以御史大夫;自高帝逮於孝成帝,…漢之隆盛,是惟在焉。夫任一人則政專,任數人則相倚。政專則和諧,相倚則違戾;和諧則太平之所興也,違戾則荒亂之所起也。」
所以他主政治一元論。
因此,他不贊成漢光武「雖置三公,事歸臺閣」的新制度,更指責太后專政與朋黨傾軋。
仲長統對政治的看法,有其獨特之見地。
(蔣君章)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