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藥學●補血藥】 人體造血要素為:鐵離子(Fe 2)、維他命B12、葉酸(FolicAcid),若缺乏時會引起貧血。
尤以匱乏維他命B12及葉酸時,初期型正母紅血球無法轉變為中期型正母紅血球;
當前者之細胞核漸次消失後,即成為巨紅血球,此種病變稱為巨紅血球性貧血,或稱惡性貧血。
由上述可知,補血之道,即在補充Fe 2、維他命B12和葉酸。
茲分述如下:一、Fe 2:缺鐵性貧血患者,其紅血球數目不變,但紅血球較小,且血紅素含量甚低。
患病的原因有:懷孕、授乳、過量出血、合成血紅素功能異常。
最有效、最便宜的治療藥物為硫酸亞鐵(FeSO4o7H2O)。
用法為:一次○o三公克,一天三次。
二、維他命B12:為暗紅色之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極易潮解。
為正常生長、紅血球形成,及上皮和髓鞘質之維持所不可缺少之維生素。
臨上除了用來治療惡性貧血,亦用於改善神經和精神症狀,及治療傳染性肝炎。
其治療惡性貧血之劑量為10~100mcg,每星期或每個月一次。
三、葉酸:為黃色或橙黃色無臭結晶性粉末。
廣泛存於酵母、綠色葉類蔬菜、肝臟及其他食物,而由小腸近側吸收。
若人體缺乏葉酸,則可使核酸之合成不良,而引起惡性貧血、生長停止及腸內上皮細胞不能維持正常等病變。
治療劑量:一日五至十毫克,口服或肌肉注射。
(郭盛助、張參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