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7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熊廷弼】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1 08:32: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1 10:28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熊廷弼

 

熊廷弼(西元?

 

~一六二五年),字飛百,江夏人,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舉鄉試第一,翌年以進士出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

 

而踏上仕途。

 

他一生重大的史事是與遼東戰事發展共存亡。

 

(見圖1)自萬曆十一年(一五八三)東北的建州努爾哈赤稱滿洲攻遼東後,東北的變亂已成了明代嚴重的邊防問題。

 

到萬曆三十六年熊廷弼被遣巡按遼東,最初,是勘察總兵官李成梁等棄疆八百里,徙民六萬人於內地之罪,疏竟不下。

 

然而在遼東邊患漸熾時,熊廷弼治遼數年,興屯田,杜餽遺,核軍實,按劾將吏,不事姑息,風紀大振,這是熊廷弼治遼第一期。

 

當萬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楊鎬在遼東喪師,遼東又吃緊,於是朝廷又議起用已歸回的熊廷弼,為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宣慰遼東,繼擢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代楊鎬經略遼東。

 

在熊廷弼尚未出京時,遼東北部重鎮開原失守,鐵嶺復失,瀋陽諸城堡軍民盡竄,熊廷弼邊行邊斬逃將,並令逃亡者歸,以穩定亂局。

 

到遼東後,造戰車,治火器,濬濠,繕城,令嚴法行,不數月,人心復固,守禦益堅。

 

又集兵十八萬分布靉陽、清河、撫順、柴河、三岔兒、鎮江諸要口,首尾相應,攻守而有策略。

 

明代晚期朝政風氣敗壞,恩怨與攻訐成了朝廷官員權利之爭的手段。

 

萬曆四十八年,清兵犯地花嶺、王大人屯等,明將士失亡七百餘人,邊事少有所失,而朝內官員在恩怨攻訐下,熊廷弼遭到攻擊,劾熊廷弼無謀及欺君之罪,指熊廷弼不罷去,遼必不可保。

 

熊廷弼在忿恨之下,力求勘實,並請罷歸,於是以袁應泰代。

 

這是熊廷弼治遼的第二期。

 

熊廷弼罷歸後,東北戰事又急遽的失利。

 

天啟元年(一六二一),遼、瀋相繼失守,在危急時,朝廷內復念起用熊廷弼往東北。

 

熹宗又把前劾熊廷弼者治罪,於是復詔熊廷弼往東北,進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駐山海關,選五千京營兵隨往。

 

熊氏提出三方布置策,即以廣寧駐步騎,天津及登萊駐水軍,沿遼河設置防務;

 

經略駐山海關節制各軍往來防禦。

 

如明史熊廷弼傳云:「廣寧用馬步列壘河上,以形勢格之,綴敵全力;天津登萊各置舟師,乘虛入南衛,動搖其人心,敵必內顧,而遼陽可復。於是登萊議設巡撫如天津,以陶朗先為之。而出海特設經略,節制三方。」

 

東北危急之際,這是穩健禦敵策略。

 

在起用熊廷弼之時,又以王化貞為巡按往東北。

 

王化貞是一位「騃而愎,素不習兵,輕視大敵,好謾語」者,他主張以西夷制東夷。

 

明史王化貞傳云:「妄意降敵者李永芳為內應,信西部言,護虎墩兔助兵四十萬,遂欲以不戰取全勝。一切士馬、甲仗、糗糧、營壘俱置不問,務為大言罔中朝。尚書鶴鳴深信之,所請無不允,以故廷弼不得行其志。」

 

熊廷弼在排擠下,只以隨往的五千軍空駐山海關。

 

天啟二年(後金天命七,一六二二),努爾哈赤率軍攻破王化貞之設防渡遼河,防守遼河軍逃散,廣寧失守。

 

王化貞的策略遭失敗,整個東北動搖了,熊廷弼雖以所率的五千人馬相助,也無能為力。

 

王化貞與熊廷弼皆內逃。

 

朝廷論罪,則罪反加於熊廷弼而棄市,示首九邊。

 

這是熊廷弼治遼第三期。

 

熊廷弼隨著明代朝政的腐敗及邊事的紊亂,不得行其志而遭慘死!

 

到崇禎朝,朝臣始洗刷熊廷弼的重罪,禍首王化貞,始伏誅,於是詔許熊廷弼之子持首歸葬。

 

(吳緝華)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54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8 12:23 , Processed in 0.14062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