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戲劇●音樂劇】 西方現代音樂劇,源自西元十九世紀許多次要的劇場形式,較著名的如狂鬧劇、雜耍、戲和劇,以及音樂喜劇。
一八九○年代,英國愛德華滋(GeorgeEdwardes)在倫敦「歡樂劇場」演出鬧劇式,間以歌曲、舞蹈、歌隊合唱的劇目;
這些歌舞喜劇都以神話故事的地點為背景,人物皆係王孫公侯,故事和日常生活殊無關聯,著重遠方傳奇所特具的浪漫性,與異域色彩的吸引力。
這一戲劇形式,一般認為是現代音樂劇或歌舞劇娛樂形式劇種的濫觴。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西方一般人的興味轉向熟悉的人物,以及周遭的環境,但情節的地位仍不重要,主要用以配合壯麗的布景、歌舞,以及美貌的歌舞女郎。
至一九二○年代末期,情節與心理動機方漸受重視。
一九三一年,「為你歌唱」獲頒普立茲獎,確立音樂劇的新地位。
這種新風潮亦見之於「暗處一女郎」中人物的心理刻畫。
至一九四○年代,漢姆斯坦與羅吉斯(HamersteinandRogers)的「奧克拉荷馬」、「狂歡盛宴」、「南太平洋」等劇,使此一新趨勢達於極致。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的百老匯製作出無數齣上乘的歌舞劇,如「西城故事」、「我愛紅娘」等,尤以羅納與羅威(LernerandLoewe)合著的「窈窕淑女」(MyFairLady)為最,這一改編自蕭伯納「賣花女」灰姑娘式的故事劇,成為最受歡迎的歌舞劇,此也是娛樂價值極高的現代音樂劇的典型代表作。
(林國源)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