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弭兵之會】 弭兵之會,是春秋時代晉楚長期爭霸中的停戰會盟。
晉楚爭霸中原,起於西元前六三二年的城濮(山東濮縣東南)之戰,而止於前五四六年的「弭兵之會」。
此一南北爭霸戰,前後共歷八十七年之久;
若自齊桓公與楚爭霸的時間合計之,則共歷一百二十二年之久,此是中國有史以來,最長期的南北戰爭。
而此種戰爭的起因,乃因西周滅亡,東周東遷後,王綱不振,諸侯放恣,齊晉秦楚四強崛起,遂在紛爭的中原,爭奪霸主之政。
當時爭霸的局勢是:周(都洛陽)與宋(都商邱)、鄭(都新鄭)、衛(都淇縣)等國,皆居中原之中心;
而齊(都山東臨淄)、晉(都山西曲沃)、秦(都陝西鳳翔)、楚(都湖北江陵),分別處於中原之邊緣;
而文化、政治中心在中原,故皆亟謀入據,以代周王掌握中國之政。
城濮之戰前的局勢是:秦穆公繼續助晉,藉以謀取晉國的陝、晉、豫黃河河曲戰略要區,以便東出中原。
晉文公方在秦援之下回晉(前六三六),時方四年,正積極圖謀復興。
齊則管仲、桓公相繼卒(先後卒於前六四五、六四三),五公子爭位方興未艾,無力維持桓公的霸政。
楚國則成王賢能有為,鄭、曹(都山東定陶)、衛均逼於楚勢,而附從之。
唯宋因襄公圖霸,為楚所摧折(前六三九)而反楚;
城濮之戰,即因楚圍宋,晉救宋而引起。
此戰楚軍大敗,晉文公因一躍而成霸業。
但楚國乃其時四強之一,故其後仍不斷北上與晉爭奪宋鄭二國(中原中心)之控制權,而戰爭不已,一直戰爭至「弭兵之會」告成,南北數十年的戰爭,乃告停止。
弭兵之會,是由於長期戰爭,各國皆已厭戰;
尤其宋鄭二國是爭奪戰的核心,而宋國尤遭戰爭之禍特重。
故宋國大臣向戍乃倡導南北弭兵,各國無不欣然響應。
於是晉、楚、齊、衛、魯、曹、宋、鄭、許、陳、蔡、滕、邾十三國諸侯,會盟於宋西門之外(秦未加盟,不受約束),簽訂停戰協定,主要畫定晉、楚勢力範圍:東起蕭(蘇北今縣,屬晉),西亳(皖北今縣,屬楚)、陳(河南淮陽,屬楚),至伏牛山北麓之線,線北屬晉,南屬楚。
雙方諸侯相互朝聘修好。
於是晉,楚以後數十年不復戰爭,故史稱「弭兵之會」。
(李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