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哲學●志於道】 道字的原始意義為道路,即人行走之跡,引申為愛化之法則。
中國古代聖人早發現宇宙為一流行作用的存在,此一大流行作用自然遷流,化身為宇宙萬物,各依其性而變動,名此變化之法則為「道」。
故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萬物莫不各有其變化之道。
就萬物之分殊而言,道各不同;
而就萬物化生之根源及變化之總歸趣而言,道畢竟為一。
志言心之所之,即心意的指向。
中國哲學以人為本,由人心出發,近而認識做人之道與萬物之道,進而認識字宙自然之大道,使人與道合,以期達到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
故孔子「志於道」之言,可以說最簡明扼要的為中國人指示了人生的前進方向。
張其盷在其孔學今義中,以現代人的立場,歸納孔子「志於道」之意為三方面,今引之如下:一、天人合一:中國自唐虞以來,即有天人合一之思想,敬天所以愛人,愛民即以尊天。
所謂天人合一,乃不偏於天,亦不偏於人,要以人道來體會天道,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易乾卦象傳)所以孔子的哲思,成為世界各國文化中一種最完全的人文體系,其目的在達成一種和諧而快樂的社會,一切的努力,著重於「盡人之性」。
中庸主張以誠來貫通天道與人道,人能至誠,則可以參天地,贊化育。
中國哲學之歸趣,人與天合;
而西方哲學之歸趣,則人與天分。
二、心物合一:孔子論學,一切以修身為本,一切以正心為先。
明儒湛甘泉曰:「聖人之學,皆心學也。」
所謂心者,無事而非心也,乃心事合一,亦即心物合一。
心所自來者性也。
性所自來者天也。
另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繫辭傳上)心物合一,亦即道器合一。
孔子曾說:「君子不器」(論語為政),所謂不器,是不以器自限,不專重器的意思。
道器合一,方能達到易所謂「開物成務」。
三、知行合一:孔子人本哲學的另一特性,在於理論與實踐相應,是謂體用合一。
體用合一,則知行合一並進。
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以為知與行是一件事,不可分為兩節,知沒有行,便不成為真知;
行沒有知,也不成為力行。
所以他主張「知行並進,而收合一之功。」
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陽明之論,實承孔子之意而言,孔子曾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又謂:「力行近乎仁。」
都足以發明知行合一之旨。
(高懷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