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教學】 ProblemSolvingInstruc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解題教學是指問題解決的教學;
這裡的問題指當個人面對一個已知的狀態要達到另一種狀態(稱之為目標狀態)時,並沒有明顯的途徑以獲得解決的方法。
在這樣的「問題」觀念下,所謂解題(Problemsolving)是指從問題的已知狀態到目標狀態的「過程」,也就是說個人運用先前的舊有經驗、知識、技巧和對問題的了解去滿足新的問題情境的要求。
解題教學最主要有兩部分,即(1)表徵問題與(2)尋找題解的方法。
一九一○年,杜威(JohnDewey,1859~1952)在〔我們如何思考〕(HowWeThink)中談到解題的五個步驟的大綱:(1)了解存在的問題;
(2)辨別問題;
(3)使用先前的經驗;
(4)先作嘗試再繼續思考,然後提出假設或可能的答案,如果需要的話可改變問題的型式;
(5)評估解答,並作出結論。
一九四五年,波力耳(GeorgePolya)在〔怎樣解題〕(HowtoSolveit)中,強調解題的重要性,並且提出解題的四個階段:(1)了解問題,看清題目所要求的是什麼;
(2)弄清楚問題的每個部分之間的關係,以獲得解題的想法,並且提出計畫;
(3)實行計畫;
(4)回顧整個解法、檢驗和討論。
在發展解題教學時,下列九個問題是值得思考的:(1)應該使用那種解題經驗;
(2)花費多少時間進行解題教學才恰當;
(3)如何將解題經驗綜合起來;
(4)如何創造一個利於學生解題的情境;
(5)如何評量學生;
(6)解題時如何將學生分組;
(7)在解題過程中,教師扮演什麼角色;
(8)如何調整教學方法,才能滿足不同學習速度學生的需求;
(9)如何取得教學資源。
波力耳認為解題就像游泳,是一種實際的技術。
任何實際技術的獲得都需要模仿和練習。
因此,發展解題教學,教師應盡量表達自己的想法,先作教學和示範,並讓學生有模仿和練習的機會。
拉斯特(Laster)和舒思費(Schoenfeld)指出許多改善學生解題能力的努力,均告失敗,主要的原因是教學時過度強調發展啟發的技能,忽略了個人調整解題活動的管理技能。
以舒思費的數學解題教學方法為例,他不僅重視解題之啟發策略,同時強調執行決策之監控策略,以及學生對數學的信念系統。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