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0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博學於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3:34: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博學於文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博學於文」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顧亭林(炎武)所提倡的一個為學要旨;

 

主張讀書人為學應深入且廣泛地研讀經籍,探討現實生活中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成為一個知識淵博,又有實踐能力的通達士人,而不應該只是空泛地探究所謂「性」、「心」、「理」、「氣」等玄冥哲思。

 

顧炎武這個觀點是對宋明理學派的批判與糾正;

 

顧氏鑑於理學末流趨於空疏,廢棄經籍,專憑智巧構築一些虛玄的觀念,不僅不切實際,甚至有離經叛道、違反道德之處,因而追溯儒家源始-孔孟思想,以孔孟的論點來批判理學的流弊。

 

顧氏指出:孔子講學極少論及「性」、「天」、「命」等問題,而強調實際的知識和具體的德行,勉勵學生要「博學於文」、「好古敏求」。

 

孟子雖討論過心性問題,但﹝孟子﹞書中大部分是討論

 

出處:、去就、辭受、取與等立身處世的原則,仍然是著重具體的德行。

 

至宋代理學興起,才特別著重心性義理的探討,但宋代周張二程及朱子等,仍重視經籍。

 

明代王陽明之後的理學末流卻藐視五經,崇尚陳白沙(獻章)、王陽明的語錄,不講求為人處事的道義,不研習六藝,不考察歷代制度禮法,不綜會當代的事務,而一意追尋心靈的空寂境界;

 

以明心見性的空言,替代修己治人的實學。

 

這種情形實在已落入禪學的窠臼,違背了孔子論學的真義。

 

因此顧氏極力呼籲學者要重實學;

 

在實際的行為上表現德性,在具體的功業上實踐義理,以誠篤的態度博求知識,從日常生活中的事務,以至於天下國家的大事,都是學習的範圍。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16:42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