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室的動態關係】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1:02: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教室的動態關係

 

DynamicRelationshipofClassroo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教室的動態關係,是指教室中師生之間多面向的動態交互作用。

 

教室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每個學生入學之後,循例會依其年齡、性別、或成就等因素,分到不同的教室,跟特定的教師與同學組成固定的班級團體。

 

這個團體,至少在一個學年之內不會有太大的變動,他們工作於斯,遊戲亦於斯。

 

由於一個班級團體,通常包括二、三十個以上的學生及若干位教師,故整個教室內所發生的事件,均涉及師生之間頻繁的人際接觸,其「群眾、讚美、權力」之生活過程,展現出多元性、同時性、立即性、不可預測性、公開性、歷史性等特色。

 

就教室中的正式權力結構而言,教師居於領導者的地位,具有約束他人行為的力量。

 

他們代表學校,站在成人或制度的立場,負責管教學生,領導學生達成組織的目標。

 

但是,處於被領導地位的學生,卻非一成不變的接受教師的教導,因為他們擁有屬於自己的價值與需要,尤其是青少年階段的中學生,同儕關係密切,急欲擺脫成人的約束,依照自己的方式求知或行事,而可能走向違逆學校教育目標的次級文化。

 

過去的觀念認為,教師是制度的領導者,與學生站在不等的地位,享有社會權威,放在師生衝突或對立的狀態下,必須犧牲學生的目標去贏取優勢,否則便難成其為師之道。

 

可是長久以來的教學實際卻顯示,學生並非全無防衛,同儕之間的相互聲援,可能就是教師權威的最大挑戰。

 

因為生活在同一個教室裡的學生,長期面對面的相處,很自然地形成某些共享的價值與規範,一旦遭遇困難,同儕之間便會發展出集體性的防衛機制,為同學提供社會支持力量,助其調適緊張的壓力。

 

因此教室中的動態關係,除了師生之間正式的權力結構之外,尚須注意上述非正式的影響力結構。

 

在這樣的認識下,教師勢須走出制度領導的傳統,改採專業領導的路線,一方面視自己為專業人員,秉持專業態度,發揮專門知能,一方面重視學生同儕團體的影響,因勢利導教室中學生同儕團體的社會化功能,俾在動態的師生交互作用關係中,建立並運用公認正當的權威。

 

近來有關師生互動策略的研究指出,教師與學生在教室互動的過程中,為了保護或增進自已的利益,往往會運用各種策略,爭取控制班級的秩序,使之維持在最有利於自己的狀態。

 

師生雙方都會運用最能維護自己利益的策略,主動界定或影響教室的情境。

 

教師的策略包括社會化、宰制、協商、合流、迴避、照章辦事、職能治療、自我安慰等。

 

學生的策略則可分為支持性的策略,如取悅老師;

 

反抗性的策略,如試探老師;

 

分離性的策略,如漠不關心等。

 

師生開始接觸之初,教師可能片面地採用宰制的策略,學生亦片面地以反抗的策略來回應。

 

隨後師生進入開放性的協商階段,彼此嘗試接受並適應對方的情境定義。

 

如教師意圖操控,學生將以規避應之,教師若欲照章辦事,學生則採隨波逐流的策略,直到最後大家獲得共識或分道揚鑣為止。

 

(參見「教室社會體系」)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5 02:0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