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育與政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0:16: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教育與政治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教育與政治都是社會制度之一,二者關係密切,彼此相互影響。

 

在早期的人類社會,學校教育功能並不明顯,因此以政治影響教育居多。

 

迨至教育制度建立,功能擴增之後,教育對政治的影響乃逐漸增加,形成互動。

 

雙方在發展或制度變遷上,有相互對應的關係。

 

就政治對教育的影響關係而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意識型態,產生不同類型的學校教育,而社會經濟型態與政治目標的變遷,也影響學校教育相對的改革。

 

舉凡各國教育宗旨與目標之訂定、學校制度之變遷、教育機會之開放、課程內容之選擇等,都受到政治環境的影響。

 

政治結構雖然影響學校教育,但教育建設也相對影響政治的發展。

 

具體言之,教育具有以下三種政治功能:1.促進政治社會化並維護政治的統一:教育制度對政治的最重要影響,是使國家的中心結構穩定。

 

國家體制安定的先決條件是「建立共同的政治價值觀。」

 

並「促進群眾對政治價值觀的認同。」

 

因此,政治社會化是一個重要的過程,用以形成國民的國家意識並塑造忠誠的態度。

 

國家通常運用各種象徵事物(symbols),如:國旗、國歌、憲法、元首、偉大的人物等,鞏固各種支持力量。

 

學校教育則是最重要、制度化的政治社會化手段。

 

國家運用正式的教育制度,促進國民對國家的認同,並削弱地方意識,藉以鞏固國家的基礎。

 

教育制度一方面使國家統治權威獲得支持,另一方面則樹立公民的標準。

 

因此自十九世紀國家主義運動以來,大眾教育(masseducation)即被視為促進國家統一的最重要工具。

 

現代國家普遍建設公立學校,促使下一代接受本國歷史、語言文學、民族文化與各種技藝文明的洗禮,把他們鍛練成社會棟樑。

 

因此,現代學校制度與入學機會的擴張,有其政治與意識型態的目的,它一方面有效地把個人融入社會與國家體制之中,另一方面則增強國家及其制度對個人的影響力。

 

2.培養並選擇政治領導人才:任何社會,無論是已開發或低度開發、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工業社會或農業社會,都依賴教育制度培養社會英才,以維持政治穩定,提高施政效率,並延續政府的存在。

 

現代社會由於受科層體制(bureaucracy)的影響,重視「功績」(meritocracy),而學校乃是孕育民主素養、篩選智能優劣之最有效的「選擇與分類機構」。

 

因此現代民主國家無不運用教育制度培植社會英才,進入國家領導階層,以提高施政效能。

 

世界各國培養政治領導人才的方式,各不相同。

 

美國政治領導人才的培養,多以一般大學為主,但少數學校如哈佛(Harvard)、耶魯(Yale)、普林斯頓(Princeton)等大學之研究所,亦對社會英才的培養有重要的貢獻。

 

在英國方面,除了牛津(Oxford)、劍橋(Cambridge)等傳統大學培養相當多的領導人才之外,公學(publicschools)也一向被認為是英才養成之所;

 

法國的高級中學(Lycée)、德國的古典高級中學(Gymnasium)亦然。

 

解體以前的蘇聯,一向以政治意識及政治特質的訓練學院作為領導人才培養的重點。

 

我國在科舉時代,也常以學校教育配合考試制度,來培養政治領導人才。

 

在現代民主開放的社會,政治領導人才則來自不同的管道與學校,但是基本上,經由教育制度培養並選擇此類人才,仍為一種重要的途徑。

 

3.增進國家建設的成果:教育是國家立國建國的根本,任何國家要鞏固邦基,推動社會全面的發展,必須從振興教育開始。

 

國家政治建設的範圍非常廣泛,舉凡對外抵禦外侮,對內建設經濟、提升文化,皆是政治建設的要務。

 

以歷史事例觀之,教育曾成功地完成許多重要的國家建設,教育既可傳播民族意識,增進國家認同;

 

教育亦能提升國民知識技能的水準,推動民主政治,強化經濟生產能力,增進國家的安定與繁榮。

 

而我國近年來經濟快速的成長,固然得力於正確的經濟決策與政治安定,但各級各類學校之擴充與教育機會之普及,對於提升人力素質的貢獻,應為主要影響因素。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1 10:2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