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角色行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11:16: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角色行為

 

RoleBehavior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角色行為係角色理論(roletheory)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一般學者常將其界定為個人實際扮演其角色的方法或途徑。

 

換言之,具有某種地位者實際表現與其地位有關的行為,或處於某種情境者實際表現與該情境有關的行為,均可稱為角色行為。

 

例如教師於教室中進行教學、在辦公室整理學生資料或批改作業,均可視為教師的角色行為。

 

但參與政黨活動或朋友宴會等行為則屬於另一種地位或身分的表現,而非教師的角色行為。

 

同理,個人於聆聽音樂演奏中的靜默,或欣賞運動明星傑出表現時的喝彩,均為特定情境中的角色行為,所表現者乃是做為觀眾角色的行為。

 

上述角色行為的意義似乎頗為簡明,唯略加分析便可發現其中仍有若干問題。

 

例如一般學者界定角色的意義時,已強調角色係某種地位或情境所涉及的一系列行為,則角色行為的意義已有重疊之嫌。

 

因此部分學者特別說明,角色一辭有時係指角色期望,有時則指角色行為,角色行為幾等於角色的概念。

 

部分學者則另倡角色實行(RolePerformance)或角色演出(RoleEnactment)的概念,藉以強調角色行為概念中行動者實際行動的意義。

 

因為角色概念雖然泛指一系列相關的行為,唯此類行為可以依不同的意義而形成不同的概念,如角色期望指別人所期望於某人的行為,角色知覺則指行為者所認知或接受的行為等。

 

不論稱為角色行為、角色實行或角色演出,個人行使有關其地位或情境的行為時,必須從適合性(appropriateness)、合理性(propriety)及信服性(convincingness)等三方面評估。

 

亦即所表現的行為是否與其地位或情境相符(即符合其角色的要求),是否符合規範的標準(即正當或好壞與否),以及是否令人相信行為適如角色(即其表現是否逼真)。

 

而此種評估無法以簡單的刺激與反應的方式進行,故有關角色行為的研究多半採取功能取向或互動取向。

 

至於影響個人角色行為的因素涉及的範圍更大,個人的經驗、角色技能、自我參與(self-involvement),以及必須行使該角色的時間多寡等,均足以影響個人的角色行為。

 

以自我參與的程度為例,有些角色可能使個人全盤投入,如許多婦女擔任母親角色時的表現;

 

有些角色則個人極少參與,如許多婦女逛街時常表現得漫不經心,不同的參與程度自然表現出不同的角色行為。

 

目前有關角色行為的研究,已由傳統的性別角色與年齡角色逐漸擴大到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尤其以組織成員角色(如教師、學生、經理、醫生等)更受到普遍的重視。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1 21:22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