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至物至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08:57: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至物至人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在邵雍所著〔觀物內篇〕二之中有幾句話說:「是知人也者,物之至者也;

 

聖也者,人之至者也。

 

物之至者,始得謂之物之物也;

 

人之至者,始得謂之人之人也。

 

夫物之物者,至物之謂也;

 

人之人者,至人之謂也。」

 

這段話中所說的「物之物」為「至物」,意思是說「物中」最「高超」的物,稱為「至物」;

 

而「人之人」即是「人中」最「高超」的人,稱為「至人」,也就是「聖人」。

 

人也是一種物,不過是「至物」。

 

在人類中的聖者(至人)之所以高過其他的億兆人,則是如後文所說的:「能以一心觀萬心,一身觀萬身,一物觀萬物,一世觀萬世。」

 

又「能以一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

 

緣自於「能以上識天時,下盡地理,中盡物情,通照人事。」

 

再進而「能以彌綸天地,出入造化,進退古今,表裡人物。」

 

所以是人類中最傑出的,但也是最稀少的。

 

人是萬物之一,卻超出萬物之上,邵雍在文中說:「人之所以能靈於萬物者,謂目能收萬物之色,耳能收萬物之聲,鼻能收萬物之氣,口能收萬物之味。」

 

接著說聲色氣味是萬物(人外之物)之體,耳目口鼻是萬物(人)之用。

 

「體」猶如物的本質,「用」則是功能。

 

體之用在「變」(物體有變),用對體而言在「化」(人對物能化)。

 

體用相交才見出「物之道」。

 

由此也見出人這種物對其他的物的關係。

 

人之用物御物,即在於能「變」能「化」。

 

在其〔觀物內篇〕一中說:「夫人也者,寒暑晝夜無不變,風雨露雷無不化,性情形體無不感,走飛草木無不應,所以目善萬物之色,耳善萬物之聲,鼻善萬物之氣,口善萬物之味。

 

靈於萬物,不亦宜乎!」

 

邵雍的觀點先確定了人即是物,從較低的層次看,可能與若干物無殊,如耳目口鼻之有感覺作用。

 

但是這些感官功能作用於物時,一則是「能變」,使得原來的物之聲色氣味改變;

 

一則是人「能化」物,使得具有聲色氣味的物之體也發生改變,這卻是其他雖有感官功能的物所「不能」的,於是「人」便「高出」於其他的物之上一個層次了。

 

然後在「收」(感受)萬物之聲色氣味之上,又能「善」(好或欣賞)萬物之聲色氣味,更是其他的物「所不能的」,於是便又高出一個層次。

 

而且除此之外,還能因寒暑晝夜而變,因風雨露雷而化,由性情形體而感,見走飛草木而應,主要的是人有一個「心靈」,「有的人」的心靈能觀,能以一身觀萬身萬物萬世;

 

能以口代天言;

 

能以手代天工作而製物;

 

能建立事業,代天建立人事,這尤其是其他物類「所不能」,也是多數人所不能的,以此認為人是「物之物」的「至物」,遂可以稱之為「萬物之靈」。

 

而在萬物之靈的人中,即是在芸芸眾生(億兆)中,有極少數的人是真正能夠「上識天時,下知地理,中盡物情,通照人事」,又能「彌綸天地之道,出入造化之間,進退古今之世,表裡人物善惡。」

 

的,則是「人之人」的「至人」。

 

這樣的人可說是「知」通天地萬物古今和一切人事的,因而稱之為「聖」。

 

是人中最傑出的,當然更是物中至高無上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1 23:29 , Processed in 0.11035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