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儕團體與教育】 PeerGroupandEduca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同儕團體與個人的教育關係密切;
個人的教育過程與結果,或個人的社會化及社會角色的學習,深受同儕團體的影響。
尤其在兒童入學之後,同儕團體的範圍日漸擴展,所接觸的同輩,不再限於相同的社會階層與背景,因而形成不同的社會結構與氣氛。
小學時期,同儕團體的流動性較高;
中學以後,同儕團體的組織性則較高。
唯這些年齡相近、情誼密切、成員平等、互動自由的社會化經驗,均有其獨特的價值觀念與行為規範,有的固能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有的則與學校教育扞格不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
學生同儕團體的影響,主要是由其次級文化、參照團體及成員社會化背景交織而成。
學生同儕團體中,有許多已經構成特定型態的思想行為模式,不但迥異於成人,與學校教師的目標與期望,亦不盡相符。
譬如某些同儕團體,所重視的可能是運動方面的表現,或所認可的不一定是學業成績,因此師長們所稱道的優異學業成就,根本無法助其取得較高的同儕地位,反而因此遭受大家的排擠,茫然失措。
美國學者柯爾曼(J.S.Coleman)的研究指出,同儕團體的影響,有時大於教師的影響,同儕團體的次級文化,可以左右教學的效果。
但是他的研究更發現,同儕次級文化是有差異的,有的有益於學習成就,有的有害於學習成就;
這種差異不僅存在於學校之間,並且這種差異是可以透過教師及學校的作為,予以改變或導正的。
其實,學生的同儕團體,並非完全與成人世界處在對立的兩端。
成人世界重視的是角色內容的學習,同儕團體則較側重角色的表現型態;
親長強調的是長期性的未來導向,學生則較關切當前性的活動事件;
家長的影響在於道德價值,同儕的影響則在於休閒娛樂。
由此可見,同儕團體與成人世界之間,表面看似衝突,實則具有相當程度的分工性與連續性,甚至青少年抗拒成人文化,反抗學校標準,本質上即在適應成人文化,學習獨立。
因此學校教師必須擴展社會學的視野,透徹了解學生同儕團體的成員背景、參照團體及次級文化,善用社會方法與技術,消除可能發生的不良影響,積極導入正軌,提升教育效果。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