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文運動】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中國近代的白話文運動,係由胡適所倡導,當時他二十六歲,在美留學,投書〔新青年〕雜誌,首倡白話文學。
後歸國任北大教授,更積極參加並領導當時的新文化啟蒙運動。
民國五年(1916)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中提出八項主張:(1)須言之有物;
(2)不模仿古人;
(3)須講求文法;
(4)不作無病呻吟;
(5)務去濫調套語;
(6)不用典;
(7)不講對仗;
(8)不避俗字俗語。
這個似乎平淡的「八不主義」,極為陳獨秀、錢玄同、傅斯年等所稱賞。
除「八不主義」外,胡氏還努力提倡白話詩的創作。
他這種開風氣之先的帶頭作用,是基於他對思想史的看法。
他指出:「一言以蔽之,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
……古人已造就了古人之文學,今人當造就今人之文學。
……觀古今文學變遷之趨勢,以為白話之文學種子,已伏於唐人之小說短詞。
……自宋以來,雖見摒於古文家,而終一線相承,至今不絕。」
這裡他為白話文學找到了一個理論的基礎和歷史的傳統。
民國七年三月,他在北京大學講演〔論短篇小說〕,四月發表〔建設的文學革命論〕;
他「要替中國創造一種國語的文學」,明確地要以能「表情達意」,即表達現代人思想情感的白話文學,來與死文字的文言文學相對抗。
他說:「我並不曾說,凡是用白話做的書都是有價值有生命的。
我說的是,用死了的文言,絕不能做出有生命有價值的文學來。
……一切語言文學,作用在於達意表情,達意達得妙,表情表得好,便是文學。
那些用死文言的人,有了意思,卻須把這意思翻成幾千年前的典故;
有了感情,卻須把這感情譯為幾千年前的文言。
……請問這樣做文章如何能達意表情呢?
既不能達意,又不能表情,那裡還有文學呢?」
當時有些人故意貶低白話文運動,指其只是形式改革,不過是把文言改成白話。
胡適對此加以反駁,說:「文學革命的運動,不論古今中外,大概都是從『文的形式』方面下手,大概都是先要求語言文字文體等方面的大解放。
歐洲三百年前各國國語的文學起來代替拉丁文學時,是語言文字的大解放。
十八世紀法國囂俄、英國華次活等人所提倡的文學改革,是詩的語言文字的解放。
這幾十年來西洋詩界的革命,是語言文字和文體的解放。
這一次中國文學的革命運動,也是先要求語言文字和文體的解放。
新文學的語言是白話文,新文學的文體是自由的,是不拘格律的。
初看起來,這都是『文的形式』一方面的問題,算不得重要,卻不知形式和內容有密切的關係;
形式上的束縛,使精神不能自由發展,使良好的內容不能充分表現。
若想有一種新內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縛精神的伽鎖鐐銬。」
他進一步指出:「我們所提倡的文字革命,只是要替中國創造一種國語的文學。
有了國語的文學,方才可以有文學的國語。
有了文學的國語,我們的國語方才算得真正的國語。
國語沒有文學便沒有生命,便沒有價值,便不能成功,不能發達。」
其見解可說超越前人。
五四時期的白話文運動,把書面語言從少數人壟斷下、陳陳相因的局面下解放出來,成為能迅速反映和代表廣大人民說理抒情的有力工具,所以立刻就受到了廣大學生、青年和知識界多數人的擁護、贊同和支持。
白話文被激情地接受和熱烈地傳播開來,一往無前,勢如破竹,即使由留學歐美深通西文的教授學者出馬阻擋,也無濟於事。
民國八年(1919)一年之中,就有四百種白話報刊如雨後春筍地發行;
次年,北京的教育部終於決定中小學開始使用白話的語文教材。
不出數年,胡適的著作風靡全國,如民國十年出版的〔胡適文存〕,八年之中印行了十二版,到民國十九年又重排第十三版;
民國九年出版的〔嘗試集〕,兩年之內即增訂了四版。
胡適還翻譯了許多短篇小說,文情並茂,也很暢銷。
白話文運動之所以在中國獲得廣泛的回響,最後並終底於成,乃是由於胡適高舉「文學革命軍」的大旗,便整個新文化啟蒙運動,和愛國救亡運動密切結合,攜手同行;
且以白話文的形式作為工具和武器,使大家能夠大膽破舊,勇於創新,達意表情,直抒胸臆,不但加速了新文化啟蒙運動的宣導鼓動力量和社會影響,也幫助了學生愛國救亡運動與民眾的大聯合。
也許沒有五四的學生運動,白話文運動不曾如此迅速地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然而沒有白話文運動,五四學生運動也不會有那樣的規模、聲勢和影響。
兩者可說是相輔相成,合力揭開了中國現代史的序幕。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