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8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化平行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02:0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化平行論

 

CulturalParallelis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文化平行論」或稱「文化並行論」,指在不同的地方,存在著文化的相似性。

 

首先提出這種理論的是德國早期的人類學家巴斯提安(A.Bastian,1826~1905),他主張人類具有「心理的一致性」(psychicunity),稱為「基本思想」。

 

因此,在不同的地方,乃有類似的文化發生。

 

這種基本思想的表現,常因不同的環境條件而不同,因而形成所謂族群觀念。

 

這種對歐美早期的人類學家的理論頗有影響,如美國人類學家布林頓(D.Brinton)、英國人類學家佛雷策(JamesG.Frazer)等,都以「心理的一致性」來解釋文化的相似性。

 

「文化平行論」的另一種主張是由德國人類學家諾登斯基俄德(E.Nordenskiöld)所提出,認為人類具有創造模仿的才能,因此才有文化的相似性。

 

這種相似性可能是由模仿而來。

 

他調查南美洲的印地安人得到這種論點。

 

以上的文化平行論,是指實質的,即內容的相似性,但有些學者則從形式的,即外在的發展去看文化問題,認為文化的發展是平行的,例如經濟與政治是平行的發展,科學、藝術、宗教也是平行的發展。

 

這種理論到了謝勒(MaxScheler,1874~1928)時,就有新的改變。

 

他認為每一個文化時期,都有完全不同的基礎關係,在歷史過程中,沒有歷久的發展而一成不變的,而且歷史在影響史實(或文化)的發展方面,具有獨立的因素,即血統、力量、經濟等三個因素。

 

「文化平行論」在早期對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有很大的影響,晚近學界對這種理論已較少討論。

 

原因是心理學興起後,對「心理的一致性」有批評,在心理學中是主張心理差異的。

 

再加上謝勒的批評,使著該理論逐漸不受重視。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2 03:52 , Processed in 0.37500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