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化】 Internaliza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內化是指個人將別人的或外在社會的觀念、態度、價值標準等慢慢轉化成自己的觀念、態度、價值標準,而終於變成自己內在的心理特質或人格特質的一部分。
根據克拉斯渥爾(D.R.Krathwohl)、布魯姆(B.S.Bloom)、馬西雅(B.B.Masia)的情意領域教育目標的說法,個人價值觀及品格的形成是由接受(receiving)、反應(responding)、價值化(valuing)、組織化(organization)和品格化(characterization)等內化過程之後,才慢慢形成個人品格的一部分。
兒童從「媽媽說……」、「老師說……」進步而為「我相信……」,便是將其信念加以內化的一種現象。
內化另外也可以是指外顯的動作越來越少,終於變成內隱的、概略的、符號化的表徵。
這種內化歷程的最後結果是形成一個人內在的符號。
根據皮亞傑(J.Piaget)的研究,兒童的自我中心語言最初是獨語的形式,亦即獨自一個人出聲音說話,而且還伴有各種手勢出現。
最後這種自我中心語言會內化而成為片斷的而且是沒有聲音的內在語言(innerlanguage)。
布魯納(J.S.Bruner)也認為兒童隨著認知的發展,也由動作表徵、影像表徵慢慢內化而為符號表徵。
心理分析學派認為:內化是在毫無知覺或沒有意識的情況下,一個人習得社會價值的歷程。
在此涵義下,個人獲得超我(super-ego)內容的一切社會化過程,包括道德規範或良知良能的學習,都是內化。
透過內化的過程,個人在心理上將身外的人、物、甚至象徵符號,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
從這個觀點而言,內化與認同作用(identification)的意義,頗為相似。
社會學上內化的觀念肇始於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E.Durkheim)。
涂爾幹認為社會即規範的體系,此一體系超越個人意識獨立存在,但透過內化的過程深植於個人意識中。
佛洛依德(S.Freud)認為超我是透過兒童對父母的認同作用發展而成,個人也可將社會規範及道德觀念內化,而構成自我理想(ego-ideal)。
帕森斯(T.Parsons)則認為內化的對象不限於超我,除道德規範外,整個文化體系的內容,也是個人內化的對象。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