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三學指佛教徒所必須修持的三種學習-戒、定、慧,又作三勝學;
依此三學,可以圓滿菩薩道,成就佛果。
戒學,防非止惡的律法稱為戒,如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及不飲酒。
又沙彌(尼)有沙彌(尼)戒、比丘(尼)有比丘(尼)戒;
佛教三藏(經律論)中之律藏,均屬戒學的範圍。
廣義而言,三藏十二部,人萬四千法門,眾善奉行,諸惡莫作,都是戒學。
定學,淨除雜念、收攝神識為定;
通稱禪定,又作增心學、增上意學。
慧學,能破除妄執迷惑,證悟諸法實相即稱慧。
若具體說明:戒學,在家有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
出家戒則有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比丘(尼)戒。
菩薩戒兼攝在家、出家,屬大乘戒,含有三聚淨戒。
定學,有四禪、四無色等八定,以至滅盡等九次第定。
大乘對於定的種類,說法甚多,天台、禪宗、法相、密宗等都各有其獨到修定法門。
慧學,小乘觀四諦、十二因緣,大乘觀真如(實相),佛相等。
在佛典中,多冠上「增上」一詞,含有殊勝的意味。
這三學,也代表佛教的實踐綱要,由戒而生定,依定而發慧,依慧而得解脫,三者不可偏廢;
而以慧為前導。
如以具體的德行來論,戒定慧三學可以含攝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正見是聞慧;
正思惟(正志)是思慧;
正語、正業(正當的行為)和正命(合理正當的行業)是與戒學相應的思慧;
正念和正定則是與定相應的修慧。
故此八正道即戒、定、慧三學的次第增進,也是聞、思、修三慧的始終過程,為聖者解脫道的正軌。
又據〔菩薩地持經〕卷十言,三學又可攝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四波羅蜜為戒學,禪波羅蜜為定學,般若波羅蜜為慧學。
故三學為佛法至要,可攝一切法門。
此外,三學,又可指有學、無學及非學非無學等三種之人。
有學(梵語),指學習尚未圓滿的修行者,如阿羅漢果位之前的小乘行者,為修得漏盡,斷除諸煩惱,證入阿羅漢之果位,常樂以戒定慧為所修,故稱有學。
無學(梵語Asaiksa),指學習圓滿,斷盡色無色界之見修二惑,而永入涅槳,不再輪迴,證羅漢果位,以其出三界,無法可學,故稱無學。
非學非無學(梵語),舊譯為凡夫,新譯為異生。
凡夫輪迴六道,受種種差別之業報,又凡夫起變異而生邪見造惡,故稱異生。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