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歌】 TaKo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民族舞蹈
舞名。
彝族群眾自娛性民間舞蹈。
流傳於雲南省廣大彝族聚居區。
在雲南省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佤族、僳族中亦有流傳。
源於青海、甘肅西北高原一帶古羌人踏歌。
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一陶紋盆,距今約五千多年,上繪有三組舞人,手牽手,朝同一方向,整齊地踏舞。
普葛洪《西京雜記》載:漢宮女「相與踏地為節」。
唐劉禹錫、李白等均寫有踏歌詞。
明代納西族土知府木公《飲春會》詩云:「一匝蘆笙吹未斷,踏歌起舞明月中。」
清桂馥曾云:「夷俗,男女相會,一人吹蘆笙,一人吹笛,數十人環繞踏地而歌,謂之踏歌。」
以上史料說明,踏歌歷史悠久,曾在中原一帶流傳,隨著歷史的變遷,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現在中原已完全失傳,但在西南少數民族中,特別在彝族中還完整保留,並成為了彝族代表性民間舞蹈。
其舞蹈動作、形式和特徵、服飾等與青海出土的陶紋盆上所繪和古人詩詞中所述幾乎完全一致。
舞蹈主要反映古時狩獵、祭祀、戰爭生活。
如今婚喪喜慶、節日集會,男女老少均相聚打歌。
打歌場一般設在高山上或村頭、庭院中,幾十人以至成千上萬人均可同舞,舞時,數十人或數百人圍成一圈,面向圓心,順時針行進,各有一人吹笛子或蘆笙,或彈弦子伴奏兼領舞,視不同情緒變換曲子,舞步亦跟隨變換,眾舞者步步跟隨。
開始步法簡單,速度緩慢,逐漸複雜激烈。
主要特徵為聯臂踏地、跺腳抬腿、微顫、質樸、剛健、有力。
彝族打歌調云:「從早跳到太陽落,只見黃灰不見腳。」
就是《打歌》的真實寫照。
舞蹈高潮時,人們邊舞邊吟唱:「羅哩羅、羅哩羅、羅哩羅哩羅……」。
彝族崇虎,自視為虎的後代。
虎彝語稱羅,即吟唱「虎啊虎、虎啊虎、虎啊虎啊虎。」
這不是一般的襯詞,而是對其虎祖、民族精神、民族意識的呼喚,也是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的遺跡。
由於流傳面廣,各地稱謂也不盡相同,有《打跳》、《跳歌》、《左腳舞》、《疊腳舞》、《跳樂》、《跳弦》、《跳笙》等,且形成了不同的特徵:楚雄哨區和雙柏縣等地,古樸原始、粗獷有力、跺腳踏地札實、動作幅度大,但節奏單一,動作較簡單。
巍山、南澗一帶,則剛健靈活,步法變換多,有較高難度的原地單腿轉和後半拍擊掌等節奏處理。
大姚、牟定等地則介乎兩者之間,始終在小彈跳中進行。
文山一帶則較輕快,顫動突出……。
近幾十年來,專業舞蹈工作者和業餘舞蹈愛好者,已將其改編為舞台節目表演。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