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4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理亞健康】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6-2 18:19: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心理亞健康

 

“心理亞健康”這是一個新詞,但不難理解就是心理不够健康的意思,似乎這樣比說“心理有病”文明點,讓人好接受點,其實都一樣。

 

無可避的事實是今日“亞健康”的人太多了。

 

何止知識人方面,企業家、商人,又豈止于白領麗人,大學生。

 

只要在心理衛生工作的都知道,這“亞健康”已經侵襲打工族及鄉鎮的婦女們。

 

有人提出是心理瘋狂的也是心理醫療的頂盛時期。

 

心理健康就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于是不健康和亞健康的標準就更模糊起來。

 

許多心理障礙者,你不說出來感受,幾乎無人會認爲你有問題,理解你病了。

 

至于焦慮、抑鬱、恐怖和疑病,這些內心的活動,通過故作鎮靜,會遮掩過去。

 

不過如今試圖隱蔽的人已經不多了,君不聞見面就談“活太累了”的嗎?  即便心理亞健康者比比皆是,可沒有人敢于在人前去看心理醫生。

 

那不等于有所暴露嗎?你會錄用一個心理有病的人嗎,說出去北都找不到!這就是文明發展的一大壁壘,不打破這一壁壘,想把心理衛生運動推進一步,讓人人都享有心理衛生保健的日子,不論是遙遙無期,起碼也還遠著呢!  焦慮和抑鬱就是當前兩類最多最常見的心理疾病。

 

病人在內心痛苦不安之餘,基本上都能從事工作和勞動,喪失能力的焦慮和抑鬱症爲數不多;相反,有些堅持工作或勞動的人,他們比閑著無事可做要輕快得多,這就是改變情緒的例證。

 

無論是焦慮還抑鬱都有通過軀體表達精神的特點,故而有軀體焦慮和軀體抑鬱的亞稱。

 

尤其是這年頭由于心臟病和腦血管病的增多,出現了許多能過心臟或腦血管反應焦慮和抑鬱的病人,他有過症狀的發作或腦血管證能把痴導症。

 

這些病例靠或血管用藥無效。

 

一經給予撫焦慮藥或抑鬱藥則會收到滿意效果。

 

這是通過藥物醫療心理疾病的典型。

 

如果僅用心理認知和疏導則難以得到改善,甚至有可能從心理病轉成生理病。

 

不少心理亞健康的人,反對接受藥物,其實不無道理,因爲他們自己知焦慮和抑鬱的來源與生活事件的壓力和刺激有關。

 

于是他們希望醫生能通過心理手段改變他們的症狀,誠所謂“心病要由心來醫”的原則。

 

從理論上說確實該當如此,但實踐表明,以現有的心理醫學設施和技術力量,根本達不到也做不到這點。

 

比如一個患者的心理治療至少需要100-200小時,患者沒這個費用,醫生更拿不出這麽多的時間,所以用藥自然就成爲現今治療心理病的普遍辦法。

 

至于有效還是無效,當實事求是地說,藥物還是有效的。

 

它的效應主要表現在焦慮症的恐懼和瀕死感消失了;而抑鬱症的那種憂傷和無奈,在抗鬱劑的作用下也失去了使人傷懷的力量。

 

人們相信,化學藥劑在改變情緒方面的巨大功能,從而進一步佐證了任何情緒變化的物質基礎都是腦化學作用的。

 

通過腦化學才把人的心理和軀體統一起來。

 

也許有人以爲,心理治療是改善焦慮和抑鬱的更有效、更一勞永逸的辦法,但心理治療其目的也是發泄和調整壓抑的情緒,只不過是利用自身的心理能量罷了。

 

如今大批人群被各色各樣的保健用品所迷惑,目的是爲了軀體健康,但在發達國家中,消費量最大的還是各種抗生素藥和抗抑鬱藥。

 

估計要不了十年二十年,我們的社會要求也會以保健品轉到精神藥物來。

 

“心理亞健康”現象正在蔓延,其危害不言而諭,但對整個社會文明發展來說,仍然“利大于弊”,因爲沒有這樣一個進程,就很難把人們從傳統中解放出來;沒有壓力,沒有衝突就談不到變化與更新。

 

應當說亞健康現象是變化與更新的産物,起碼它標志著新的競爭已經開始!

 

引自:http://www.cnpharm.org/10/13080.htm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18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巨門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8 16:14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