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6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胃腸道基質瘤非胃癌 標靶輔助治療為利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0-24 17:27:4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胃腸道基質瘤非胃癌 標靶輔助治療為利器

 


許多人可能都沒聽過「胃腸道基質瘤」(簡稱GIST),它既不是胃癌,也不是腸癌,台灣每年約有300多名新增案例,可歸類為罕見疾病,好發於55~60歲中高年齡層,有50~70%的基質瘤發生於胃,20~30%發生於小腸,其他於大腸、十二指腸或食道則較少見。


不同於其他腫瘤,胃腸道基質瘤生長較慢,且生長於胃腸壁肌肉層,一般小於2公分的腫瘤時是沒有任何症狀,難以查覺,多數是在手術或健康檢查時意外被發現。


胃腸道基質瘤症狀表現和生長位置、方向有密切關係,若朝器官內生長,症狀多為腸胃道出血或阻塞,而朝外生長的腫瘤通常在相當大時才會出現內出血、或腹部可觸摸到腫塊等,外科切除是最理想的治療方式;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蔡崇鑫指出,手術目標是切除腫瘤本身,非整個器官,透過內外科胃鏡與腹腔鏡結合的微創手術,可以更精準定位,保留更多健康的組織。


然而,並非每位病患都適合以手術治療,蔡崇鑫表示,面對較大或生長位置不利手術的腫瘤時,通常會以標靶藥物作為輔助治療,先將腫瘤縮小,再施以手術切除;標靶藥物亦可減少術後腫瘤復發機會,腫瘤大於3公分患者接受標靶藥物輔助治療,一年內無復發率可自83%提高至97%。


健保已在2010年通過原本針對復發、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性胃腸道基質瘤的第一線的標靶藥物,也可作為手術後的輔助治療,惟腫瘤須大於等於6公分,並以一年為限。


最新2011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中術後輔助治療試驗結果顯示,以標靶藥物輔助治療3年,無復發率比治療1年更高,相對提高患者存活率;


因此,現行1年的給付期是否為理想的治療期,仍有討論空間。蔡崇鑫指出,希望國內健保能跟著研究潮流,提供患者更需要的給付政策。


標靶藥物的副作用中以體液滯留,如水腫、肺積水等最常見,蔡崇鑫建議,患者將藥物與食物一同服用,或搭配制酸劑改善部分腸胃道不適的副作用,且不會降低藥物之吸收;


最重要的是,應聽從醫囑積極追蹤治療,預防復發,才能避免腫瘤再度找上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60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1 收起 理由
巨門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06:4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