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6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七賢集外科鈐下腦疽四十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6 19:25: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七賢集外科鈐下腦疽四十三

 

 

●立齋曰:腦疽屬膀胱經積熱,或濕毒上壅,或陰虛火熾,或腎水虧損,陰精消涸所致。

 

若腫痛未作膿者,宜除濕消毒。

 

大痛或不痛,或麻木者,毒甚也,隔蒜灸之,更用解毒藥。

 

腫痛便秘者,邪在內也,宜泄之。

 

不甚痛或不作膿者,虛也,托裏為主。

 

膿成脹痛者,鍼之,更以托裏。

 

上部脈數實而痛者,宜降火。

 

上部脈數虛而痛者,宜滋陰降火為主。

 

尺部脈數而作渴者,滋陰降火。

 

脈數而虛細無力,或膿清,或不斂,或膿多者,大補血氣。

 

不作膿或不潰者,托裏藥主之。

 

煩躁飲冷,脈實而痛者,宜瀉火。

 

●又,治法曰:初起腫赤痛甚,煩渴飲冷,脈洪數而有力,乃濕熱上壅,當用黃連消毒散,並隔蒜灸以除濕熱。

 

若漫腫微痛,渴不飲冷,脈洪數而無力,乃陰虛火熾,當用六味丸及補中益氣湯以滋化源。

 

若口舌乾燥,小便頻數,或淋漓作痛,乃腎水虧損,急用加減八味丸及前湯,以固根本而引火歸經。

 

若不成膿,不腐,潰陽氣虛也,四君加歸,耆。

 

若不生肌,不收斂,脾氣虛也,十全大補湯。

 

若色黯不潰,或潰而不斂,乃陰精消涸,名曰腦爍,為不治。

 

若攻補得宜,亦有可愈。

 

大凡腫焮痛甚,宜活命飲,隔蒜灸之,以解散瘀血,拔引鬱毒,但艾炷宜小而少。

 

若欲其成膿腐潰,生肌收斂,並用托裏為主。

 

●李氏曰:腦疽及頸項有疽,不可用隔蒜灸,恐引毒上攻。

 

宜灸足三里穴五壯,氣海穴三七壯,仍服涼血化毒之藥,或以騎馬穴法灸之。

 

凡頭項咽喉生疽,古法皆為不治,若用此法,多有生者。

 

如五香連翹,漏蘆等湯,國老膏,萬金散皆可選用。

 

見<外科精要>。

 

●一老人患此,色赤腫痛,脈數而有力,與黃連消毒散,二劑少退,更與清心蓮子飲四劑而消。

 

一男子腫痛脈數,以荊防敗毒散二劑而痛止,更以托裏消毒藥而消。

 

一男子焮腫疼痛,發熱飲冷,脈洪數,與涼膈散二劑而痛止,以金銀花散四劑而潰,更以托裏藥而愈。

 

一老婦稟壯實,潰而痛不止,脈實便秘,以清涼飲二劑而痛止,更以托裏消毒藥而愈。

 

一婦人冬間患此,腫痛熱渴,余用清熱消毒,潰之而愈。

 

次年三月,其舌腫大,遍身發疔如葡萄,不計其數,手足尤多,乃脾胃受毒也。

 

先各刺出黑血,隨服奪命丹七粒,出臭汗,瘡熱益甚,便秘二日;與大黃,芩,連各三錢,升麻,白芷,山梔,薄荷,連翹各二錢,生甘草一錢,水煎三五沸,服之,大小便出臭血甚多,下體稍退;乃磨入犀角汁,再服,舌本及齒縫出臭血,諸毒乃消。

 

更以犀角地黃湯而愈。

 

一婦人患前證,口乾舌燥,內服清熱,外敷寒涼,色黯不,胸中氣噎,此內真寒而外假熱也。

 

彼疑素有痰火,不欲溫補,余以參,耆各五錢,薑,桂各二錢,一劑頓潰,又用大補藥而愈。

 

一男子頭項俱腫,雖大潰腫痛益甚,兼作瀉,煩躁不睡,飲食少思,其勢可畏,診其脈,則毒尚在。

 

與仙方活命飲,二劑腫痛退半;與二神丸及六君子湯加五味子,酸棗仁,四劑諸證少退,飲食少進,睡亦少得;又與參苓白朮散數服,飲食頓進;再與十全大補湯加金銀花,白芷,月餘而瘥。

 

薛按。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6 06:1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