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整《傷寒》,有功千古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東漢時期的醫學巨著,由於當時的書都是寫在書簡上,加上連年戰爭,該書在成書不久後即毀於戰火。
王叔和做太醫令時,花費了很長的時間四處收集整理《傷寒雜病論》的書籍原稿,最後終於把原書的大部分書稿(仍有部分殘缺不全)都收集完整,並著手進行編輯整理。
在修復原書的過程中,王叔和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傷寒雜病論》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分,名為《金匱玉函經》。
對此,後代醫家對其褒貶不一。
褒之者如宋·高保衡、孫奇、林億等校正《金匱玉函經》疏曰:「《金匱玉函經》與《傷寒論》同體而別名。……細考前後,乃王叔和撰次之書。……仲景之書,及今八百餘年,不墜於地者,皆其力也。」
金·成無己《註解傷寒論·序》曰:「晉太醫令王叔和,以仲景之書撰次成敘,得為完秩。昔人以仲景方一部為眾方之祖,蓋能繼述先聖之所作,迄今千有餘年不墜於地者,又得王氏闡明之力也。」
貶之者責其竄亂仲景原義,使後人無法得窺其原貌,如清·喻嘉言《尚論篇》曰:「仲景之道,人但知得叔和而明,孰知其因叔和而墜!」
雖然各家對王叔和整理《傷寒雜病論》一書有不同的見解,但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在危急存亡之際仍然能夠保存下來,使後人能一窺仲景之學,延續中國傳統醫學的命脈,王叔和可謂「功莫大矣」。
發揚脈學,承先啟後
叔和自序
王叔和另一項偉大的成就是撰寫了《脈經》一書。王叔和認為(《脈經·序》):
「脈學的道理精細微妙,脈象難以辨別,如弦脈和緊脈,浮脈和芤脈,輾轉反覆,相互類似,『在心易了,指下難明』。
如果誤把沉脈當作伏脈,則處方施治就會永遠錯誤;
如果誤把緩脈作為遲脈,則危險就會立刻到來,何況有幾種脈象同時出現,不同病證又有相同脈象的情況呢?
醫藥的作用,是生命所關的事情。
醫和、扁鵲的醫術最為高超,有時還要倍加思考,張仲景對辨證極為高明,也要診察患者的形體和症候,只要有絲毫的疑問,就考察核對以求驗證。
所以對治療傷寒病有審慎使用承氣湯的告誡,對於嘔吐乾噦症狀,急問其下焦是否通利。
而前人留下的文獻含義深遠,歷代很少人能領會運用;
古代經典中奧秘的論述,艱深難懂而不能廣泛傳播。
於是使後世學醫的人,對脈理淵源蒙昧不清,反而指責它是些不正確的見解,各自炫耀自己的才能,致使輕微的病症變為不治之症。
頑固的病症斷絕了治癒的希望,這確實是有原因的啊!
現在我彙集了從歧伯以來,直至華佗時代的有關脈學經典理論和辨脈的重要方法,總合為十卷,對各種疾病的病因病機分別按類依次排列,病人的聲音、色澤、證候、脈象無不具備。
其中對王、阮、傅、載、吳、葛、呂、張諸家所傳的不同經驗,全部記載收錄。
如果能夠認真地徹底研究、探討其中精微深奧之處,就可以趕上古代名醫,後世也就沒有早死枉死的情況了。」
宋臣評述
宋·高保衡、孫奇、林億等校定《脈經》,於序中對王叔和有極高的評價:「臣等人觀看了叔和這本書,它敘述陰陽表裡,辨別三部九候,分別以人迎、氣口、神門來分條敘述十二經脈、二十四經脈之氣、奇經八脈,以列舉五臟六腑、三焦、四時之病症,好像網繫於綱,有條不紊,使人通過觀察體表情況便知道體內病變,判斷疾病吉凶,極為詳細清楚,全部可以據以運用。
它的文詞簡要,記錄事理詳細的情況為什麼那樣突出呢?
因為他著述的書,完全根據《黃帝內經》的原理,其中有疏忽省略不夠詳盡之處,用了扁鵲、仲景、華佗的方法作補充,若有個別異於尋常、有戾正道、不合經典之說,則一概不取。
不是這樣憑什麼能經歷數千百年,仍流傳使用而且沒有絲毫的散失呢!
再從大略而言,因為脈理精細微妙,脈象很難辨別,同時又有幾種脈象同時出現、異病同脈,使人迷惑的複雜情況,所以只憑指下脈象,就不可能全部洞察不顯露的內容,於是就必須廣泛地論述形體證候的虛實,詳細地說明聲音、色澤與脈象之相生相剋關係。
用這些來對比驗證,判別吉凶,所以能夠達到十分完美,無一過失的謬誤,的確是沒有疑問的。」
歷史影響
王叔和的脈法,宗《難經》「獨取寸口」方式,簡化了《黃帝內經》頭、手、足三部九候的診脈方式,將脈象、脈位更加系統化、標準化,使後人對各種脈象的指下感覺(如: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
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及脈位的臟腑定位(左寸屬心與小腸,左關屬肝與膽,左尺屬腎與膀胱,右寸屬肺與大腸,右關屬脾與胃,右尺屬命門與三焦。)有了基本的標準與依據。
這種「寸口診脈法」確立後,為後世的醫家一直沿用至今,對中國傳統醫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王叔和《脈經》的影響不僅如此。
如早在公元562年,脈學的知識就曾傳到朝鮮、日本。
在阿拉伯醫學中被稱為「醫聖」的阿維森納(Avicenna,約公元980~1037年)在其名著《醫典》中也很重視脈診,書中記載有多至四十八種脈名,其中許多脈名與王叔和《脈經》之脈名相同,可見十世紀以前《脈經》一書已傳入阿拉伯。
公元1313年,波斯宰相哈姆尼曾指示本國醫生編纂了一部中國醫藥百科全書,其中就將《脈經》譯出。至十七世紀為止,《脈經》已被譯為多種文字,在歐洲廣泛流傳。
結語
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基本上至漢代為止已發展至頂峰,中國古代四大醫學經典《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的治病理論至今仍能指導臨床治療,而且療效顯著,歷久不衰。
這些治病理論,源於上古醫學,是神傳醫學的一部分。
王叔和將散佚的《傷寒雜病論》重新編整,使後人得以學習仲景之學,延續中醫學的發展,可謂功不可沒。
中國古代醫學與現代醫學走的是不同的科學發展路線。
中醫學對疾病的診斷強調「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而切脈常為診斷疾病、決斷死生的依據,為歷代醫家所重視,這也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獨到之處。
王叔和的《脈經》系統地整理了古代醫學脈理的知識,裡面詳細地論述了各種脈象與形體、色澤、病症的關係,內容相當細膩而精確,為後世醫家對脈理知識的瞭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甚至對世界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足見中國古代醫學的進步。
【參考文獻】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醫術名流列傳》 清·陳夢雷 等編
《金匱玉函經》 漢·張仲景 著 / 晉·王叔和 撰次 / 宋·林億等校正
《註解傷寒論·序》 金·成無己
《尚論篇》 清·喻嘉言
《脈經語譯》 沈炎南 主編
《國學舉要·醫卷》 陳可冀 林殷 著
《御醫:歷代宮廷御醫檔案揭秘》 趙陽
《醫藥學家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