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73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 卷二十七 運氣類 六氣之復病治337】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31 22:53: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類經 卷二十七 運氣類 六氣之復病治337

 

 

(《素問‧至真要大論》)

 

帝曰︰六氣之復何如?(復者,報復之義。

 

六氣盛衰不常,有所勝,則有所復也。

 

愚按︰王氏曰︰凡先有勝,後必復。

 

新校正引《玄珠》正化對化之義云︰正司化令之實,對司化令之虛,對化勝而有復,正化勝而不復。

 

反以王注為未然。

 

或又曰︰甲丙戊庚壬陽年太過,有勝無復;乙丁己辛癸陰年不及,有勝必有復。

 

皆未達之言也。

 

夫勝復之道,隨氣盛衰而見,非有正對之分。

 

考之本經諸篇。

 

原無此言。

 

其於不及有復太過無復之說,蓋以《氣交變大論》,凡太過之運皆不言復,惟不及之年則有之。

 

《六元正紀大論》所載六十年運氣之紀,亦惟不及之歲言復,而太過之年則無。

 

似乎陽年太過,有勝無復也。

 

然《五常政大論》云︰發生之紀,不務其德,則收氣復。

 

赫曦之紀。

 

暴烈其政,臟氣乃復,敦阜之紀,大風迅至,邪傷脾也。

 

堅成之紀,政暴變,長氣斯救。

 

流衍之紀,政過則化氣大舉。

 

是皆以太過之歲為言,由此觀之,則陽年未嘗無復也。

 

惟是陰年氣弱,彼來勝我,故子必起而報之,故謂之復。

 

陽年氣強,無勝我者,但以我勝彼,故承乃從而製之。

 

然曰承曰復,本一理也,但相繼而製者謂之承,因勝而報者謂之復,勝復相仍,本無罅隙,故經曰有勝則復,無勝則否。

 

勝至則復,無常數也。

 

又曰微者復微,甚者復甚。

 

然則氣之微甚,尚不可以假借,又何有陰陽正對復與不復之理哉?故本論無分太過不及之年,皆有淫勝反勝相勝之氣,可見陽年未必全盛而反勝者有之,陰年未必全衰而淫勝者亦有之,天地變化,消長無窮,但當隨厥氣幾而察以方月之義,庶得其妙;若必欲因辭害意,則失之遠矣。)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厥陰之復,少腹堅滿,裡急暴痛,偃木飛沙, 蟲不榮,厥心痛汗發,嘔吐,飲食不入,入而復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則入脾,食痺而吐。

 

(厥陰風木之復,內應肝氣。

 

少腹堅滿,肝邪實也。

 

裡急暴痛,肝主筋膜,其氣急也。

 

偃木飛沙,風之甚也。

 

蟲不榮,木製土也。

 

厥心痛汗發,肝邪乘胃,上凌於心而陽氣泄也。

 

飲食不入,入而復出,脾受肝傷也。

 

掉為顫掉,眩為眩運,風淫所致也。

 

風之甚者,必兼承製之化,故手足清冷而厥也。

 

食痺者,食入不化,入則悶痛嘔汁,必吐出乃已也。)

 

沖陽絕,死不治。

 

(沖陽,胃脈也,胃絕則脾亦絕矣。

 

按︰前章天地淫勝,止言司天六脈絕者不治,而在泉未言;此章於六氣之復者復言之,正以明在泉之化,蓋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復之常也。)

 

少陰之復,燠熱內作,煩躁鼽嚏,少腹絞痛,火見燔 嗌燥。

 

分注時止,氣動於左,上行於右,咳皮膚痛暴喑,心痛鬱冒不知人,乃洒淅惡寒,振栗譫妄,寒已而熱,渴而欲飲,少氣骨萎,隔腸不便,外為浮腫噦噫,赤氣後化,流水不冰,熱氣大行,介蟲不福,病痱胗瘡瘍,癰疽痤痔,甚則入肺,咳而鼻淵,(少陰君火之復,燠熱內作,煩躁鼽嚏,火盛於中而炎於上也。

 

少腹絞痛,火在陰也。

 

火見燔 嗌燥,身表焦熱而火在喉也。

 

分注時止,謂大腸或泄,膀胱或癃,火居二便也。

 

氣動於左,陽升在東也。

 

上行於右,火必乘金也。

 

咳而皮膚痛暴喑,肺主聲音,外合皮毛而受火之傷也。

 

心痛鬱冒不知人,心邪自實而神明亂也。

 

洒淅惡寒,振栗譫妄,寒已而熱,水火相爭,熱極生寒也。

 

渴而欲飲,亡津液也,少氣骨萎,壯火食氣,熱極傷精也。

 

隔腸不便,熱結不通也。

 

外為浮腫、為噦噫,熱勝則腫,火逆沖上也。

 

赤氣後化,陽明先勝,少陰後復也,流水不冰,熱氣大行,介蟲不福,火盛製金也。

 

痱胗瘡瘍,癰疽痤痔,火克肺金而皮毛受病也。

 

火甚必傷肺,故咳而鼻淵所由作矣。

 

鼽音求。

 

嚏音帝。

 

,如瑞切,噦,於決切。

 

痱音肺。

 

痤,才何切。)

 

天府絕,死不治。

 

(天府,肺經穴也。)

 

太陰之復,濕變乃舉,體重中滿,食飲不化,陰氣上厥,胸中不便,飲發於中,咳喘有聲,大雨時行,鱗見於陸,頭頂痛重而掉螈尤甚,嘔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則入腎,竅瀉無度,(太陰濕土之復,體重中滿,飲食不化,自傷同氣也。

 

陰氣上厥,胸中不便,濕從寒化也。

 

飲發於中,喘咳有聲,濕侵脾肺也,大雨時行,鱗見於陸,濕令行也,頭頂痛重而掉螈尤甚,濕在三陽,筋脈濡軟也。

 

嘔而密默,唾吐清液,寒濕內動也。

 

甚則土邪傳腎,竅瀉無度,以腎開竅於二便,而門戶不要也。)

 

太溪絕,死不治。

 

(太溪,腎經穴也。)

 

少陽之復,大熱將至,枯燥燔 ,介蟲乃耗,驚螈咳衄,心熱煩躁,便數憎風,厥氣上行,面如浮埃,目乃 螈,火氣內發,上為口糜嘔逆,血溢血泄,發而為瘧,惡寒鼓栗,寒極反熱,嗌絡焦槁,渴引水漿,色變黃赤,少氣脈萎,化而為水,傳為 腫,甚則入肺,咳而血泄,(少陽相火之復,故大熱至而枯燥燔 。

 

介蟲屬金,所以耗也。

 

其病則驚螈咳衄,心熱煩躁,火乘心肺也,便數憎風,表裡皆熱也。

 

厥氣上行,面如浮埃,目乃 螈,火氣內發,上為口糜嘔逆,血溢血泄,皆火炎於上,故形色變而逼血妄行也。

 

發而為瘧,惡寒鼓栗,寒極反熱,以風火相薄而陰陽相並也。

 

嗌絡焦槁 ,渴引水漿,津液涸也,色變黃赤,熱在脾則黃,在心則赤也,少氣脈萎,氣血傷也。

 

化而為水,傳為 腫,以氣蒸熱化,水道不通,而浮腫如泥也。

 

火盛必傷金故甚則入肺,咳而血泄。

 

,儒決切。

 

螈音翅。)

 

尺澤絕,死不治。

 

(尺澤,肺經穴也,按︰前章少陰司天熱淫所勝言尺澤,少陽司天火淫所勝言天府,此章所言與前章相反,然皆系肺經之穴,以火克金,故能互見其害。)

 

陽明之復,清氣大舉,森木蒼干,毛蟲乃厲,病生 脅,氣歸於左,善太息,甚則心痛痞滿,腹脹而泄,嘔吐咳噦煩心,病在膈中,頭痛,甚則入肝,驚駭筋攣,(陽明燥金之復,故清氣大舉,森木蒼干,毛蟲乃厲,金克木也。

 

病生 脅,氣歸於左,肝木傷也。

 

金氣盛則木鬱火衰而陽氣不達,故善太息。

 

甚則心痛痞滿,腹脹而泄,嘔吐咳噦煩心,清邪在中也。

 

頭痛者,陰寒外束,熱聚於經也。

 

金強侮肝,故為驚駭筋攣之病。)

 

太沖絕,死不治。

 

(太沖,肝經穴也。)

 

太陽之復,厥氣上行,水凝雨冰,羽蟲乃死,心胃生寒,胸中不利,心痛痞滿,頭痛善悲,時眩仆食減,腰 反痛,屈伸不便,地裂冰堅,陽光不治,少腹控睪,引腰脊,上沖心,唾出清水,及為噦噫,甚則入心,善忘善悲,(太陽寒水之復,其氣上行,則水凝雨冰。

 

羽蟲屬火,水盛乃死也。

 

其病心胃生寒,故胸中不利也。

 

心痛痞滿,寒在膈間也。

 

頭痛善悲,寒並於上而陽神虛也。

 

時眩仆食減,清陽失位而胃中寒也。

 

腰 反痛,屈伸不便,寒歸水藏而連及太陽經也。

 

地裂冰堅,陽光不治,水令行也。

 

少腹控睪,引腰脊,上沖於心,寒客三陰,上侵君火也。

 

唾出清水,及為噦噫,寒水侮土,胃脘無陽也。

 

寒甚者必乘心,心藏神,神不足則善忘善悲。

 

音誰。

 

睪音高,)神門絕,死不治。

 

(神門,心經穴也。)

 

帝曰︰善。

 

治之奈何?(治六氣之復。)

 

岐伯曰︰厥陰之復,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瀉之,以甘緩之。

 

(厥陰風木之復,治以酸寒,木之正味,其瀉以酸,木火相生,宜清以寒也,佐以甘辛,木盛土衰,以甘補土,辛從金化,以辛製木也。

 

瀉者,瀉肝之實。

 

緩者,緩肝之急也。)

 

少陰之復,治以鹹寒 ,佐以苦辛,以甘瀉之,以酸收之,以苦發之,以鹹軟之。

 

(少陰君火之復,治以鹹寒,製以所不勝也。

 

佐以苦辛,發散其熱也。

 

以甘瀉之,甘瀉火也。

 

以酸收之,斂浮熱也。

 

以苦發之,散火之鬱也。

 

以鹹軟之,解熱之結也。)

 

太陰之復,治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瀉之,燥之泄之。

 

(太陰濕土之復,治以苦熱,苦能瀉土,熱能燥濕也。

 

佐以酸辛,酸能製土,辛能溫寒也。

 

以苦瀉之,燥之泄之,瀉以奪其壅,燥以勝其濕,泄以利其水也。)

 

少陽之復,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鹹軟之,以酸收之,辛苦發之,發不遠熱,無犯溫涼,少陰同法。

 

(少陽相火之復,與上文少陰之復治同。

 

發不遠熱,無犯溫涼,重明用發者,勿犯寒涼也。

 

少陰之治亦然。)

 

陽明之復,治以辛溫,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補之。

 

(陽明燥金之復,治以辛溫,金之正味,瀉之以辛,金之清燥,勝之以溫也。

 

佐以苦甘,苦從火 化,以苦製金,木被金傷,以甘緩急也。

 

以苦泄之下之,開燥結以通實邪;以酸補之,斂津液以滋乾涸也。)

 

太陽之復,治以鹹熱,佐以甘辛,以苦堅之。

 

(太陽寒水之復,治以鹹熱,水之正味,其瀉以鹹,而治寒以熱也。

 

佐以甘辛,甘從土化,用以製水,而辛能散寒也。

 

寒水通於腎,腎不堅則寒易起,故《藏氣法時論》曰︰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也。)

 

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軟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

 

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

 

(此總結前章淫勝反勝相勝相復之治,皆不外乎此法,則正氣得安,病氣衰去,陰陽宗主各有所歸,自無偏勝之患,而治法盡於此矣。

 

脆音翠。)

 

帝曰︰善。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17:21 , Processed in 0.46875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