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63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總病論 卷第四 時行寒疫論33】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2 15:45: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傷寒總病論 卷第四 時行寒疫論33

 

 

《病源》載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人有壯熱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于冬時,伏寒變為溫病也。

 

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皆為時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溫病、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其治法初用摩膏火灸,唯二日法針,用崔文行解散,汗出愈。

 

不解,三日複發汗,若大汗而愈,不解者,勿複發汗也。

 

四日服藜蘆丸,微吐愈;若病固,藜蘆丸不吐者,服赤小豆瓜蒂散吐之,已解,視病尚未了了者,複一法針之當解。

 

不解者,六日熱已入胃,乃與雞子湯下之愈。

 

無不如意,但當諦視節度與病耳。

 

食不消,病亦如時行,俱發熱頭痛,食病,當速下之;時病當待六七日。

 

時病始得,一日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

 

熱在胃外而下之,熱乘虛入胃,然要當複下之。

 

不得下,多致胃爛發斑。

 

微者赤斑出,五死一生;劇者黑斑出,十死一生。

 

人有強弱相倍也。

 

病者過日不以時下之,熱不得泄,亦胃爛斑出矣。

 

若得病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神言語不與人相主當者,治法在可水五苓散証中。

 

(此巢氏載治時行寒疫之法焉。溫病、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者。據溫病無摩膏火灸,又有冬溫、瘡豆,更有四時臟腑陰陽毒,又夏至後有五種熱病,時令盛暑,用藥稍寒,故治有殊也。)

 

時行寒疫治法

 

初得時行赤色,頭痛項強,兼治賊風走疰寒痺, 趙泉黃膏 。

 

大黃 附子 細辛 川椒 乾薑 桂枝(各一兩) 巴豆(五十粒) 咀,苦酒漬一宿,以臘月豬 一斤,煎調火三上三下,去滓收之。

 

傷寒赤色,熱酒調服梧桐子大一枚,又以火摩身數百遍,兼治賊風最良。

 

風走肌膚,追風所在摩之,神效,千金不傳。

 

崔文行解散,時氣不和,傷寒發熱。

 

桔梗(炒) 細辛(各四兩) 白朮(八兩) 烏頭(炮,一斤)細末,傷寒服一錢五銖匕,不覺複小增之,以知為度;若時氣不和,旦服一錢五銖匕,辟惡欲省病,一服了去,此時行寒疫通用之。

 

無病者預服,以辟寒為佳,皆酒調下。

 

藜蘆散,辟溫疫傷寒。

 

藜蘆 躑躅 乾薑(各四分) 牡丹皮 皂角(各五分) 細辛 附子(各三分) 桂枝 朱砂(各一分)末之,絳囊帶一方寸匕,男左女右,臂上著之。

 

覺有病之時,更以粟米大內鼻中,酒服一錢匕,覆取汗,日再當取一汗耳。

 

赤小豆瓜蒂散,在厥陰証中。

 

雞子湯 治熱盛,狂語欲走。

 

生雞子(七枚) 芒硝(一兩)井花水一大升,同攪千遍,去沫,頻服之,快利為度。

 

豬苓散即傷寒門五苓散也,在可水証中。

 

(以上五方,載巢氏治時行寒疫合用之方。)

 

龐曰︰摩膏火灸,可行于西北二方,余處難施,莫若初服解散、赤散之類,如轉發熱而表不解,乃行後四方為佳。

 

天行壯熱,煩悶無汗者, 麻黃葛根湯 。

 

麻黃(五兩) 葛根(四兩)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梔子二個,蔥白五寸,豉一撮,煎八分,去滓沫,溫溫相次四五服。

 

取汗,止後服。

 

天行一二日, 麻黃湯 。

 

(自汗者去麻黃加葛根二兩。)

 

麻黃(二兩) 石膏(一兩半) 貝齒(五個,無亦得) 升麻 甘草 芍藥(各一兩) 杏仁(四十個)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八分,溫服。

 

取汗,止後服。

 

葛根解肌湯,汗後表不解,宜服此。

 

(自汗者去麻黃。)

 

葛根(四兩) 麻黃 芍藥 大青 甘草 黃芩 桂枝(各二兩) 石膏(三兩)煎如前法。

 

詔書發汗 白薇散,治時氣二三日不解。

 

白薇(二分) 杏仁(三分) 貝母(三分) 麻黃(七分)細末,酒調下方寸匕,相次二三服,溫覆汗出愈。

 

湯調亦得。

 

聖散子方 。

 

(此方蘇子瞻《尚書》所傳,有序文。)

 

昔嘗覽《千金方》,三建散于病無所不治,而孫思邈特為著論,以謂此方用藥節度,不近人情。

 

至於救急,其驗特異,乃知神物效靈,不拘常製,至理開感,智不能知,今予所得聖散子,殆此類也歟。

 

自古論病,唯傷寒至危急,表裡虛實,日數証候,應汗應下之法,差之毫厘,輒至不救。

 

而用聖散子者,一切不問陰陽二感,或男女相易,狀至危篤者,連飲數劑,則汗出氣通,飲食漸進,神宇完複,更不用諸藥連服取瘥,其餘輕者心額微汗,正爾無恙。

 

藥性小熱,而陽毒發狂之類,入口即覺清涼,此殆不可以常理詰也。

 

時疫流行,平旦輒煮一釜,不問老少良賤,各飲一大盞,則時氣不入其門。

 

平居無病,能空腹一服,則飲食快美,百疾不生,真濟世衛家之寶也。

 

其方不知所從來,而故人巢君谷世寶之,以治此疾,百不失一二。

 

余既得之,謫居黃州,連歲大疫,所全活至不可數。

 

巢君初甚惜此方,指江水為盟,約不傳人,余竊隘之,乃以傳蘄水人龐君安常。

 

龐以醫聞于世,又善著書,故以授之,且使巢君之名與此方同不朽也。

 

其用藥如下。

 

肉豆蔻(十個) 木豬苓 石菖蒲 茯苓 高良薑 獨活 柴胡 吳茱萸 附子(炮) 麻黃濃朴(薑炙) 本 芍藥 枳殼(麩炒) 白朮 澤瀉 藿香 吳朮(蜀人謂蒼朮之白者為白朮,蓋茅朮也,而謂今之白朮為吳朮) 防風 細辛 半夏(各半兩,薑汁製) 甘草(一兩)銼焙作煮散,每服七銖,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熱服。

 

余滓兩服合為一服,重煎,皆空心服。

 

治時氣傷寒,頭痛身熱,腰背強引頸,及中風口噤;治瘧不絕,婦人產中風寒,經氣腹大, 華佗赤散方 。

 

丹砂(二分) 蜀椒 蜀漆 乾薑 細辛 黃芩 防己 桂枝 茯苓 人參 沙參桔梗 女萎 烏頭 常山(各三分) 雄黃 吳茱萸(各五分) 麻黃 代赭(各十分)除細辛、丹砂、乾薑、雄黃、桂外,皆熬治作散,酒服方寸匕,日二;耐藥者二匕,覆令汗出。

 

治瘧先發一時服藥二匕半,以意消息之。

 

烏頭赤散,治天行疫氣病。

 

烏頭(六分) 皂角 雄黃 細辛 桔梗 大黃(各一兩)細末,清酒或井花水服一刀圭,日二,不知稍增,以知為度。

 

除時氣不和,一日進一服。

 

牛馬六畜中天行瘴疫,亦以方寸匕。

 

人始得病,一日時服一刀圭,取兩豆許,內鼻孔中。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0 16:08 , Processed in 0.41993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