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3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常用中醫藥引9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6-30 00:3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常用中醫藥引9種

 

中藥處方講究"藥引"。

 

據歷代文獻資料記載, 藥引具有引經作用(即把藥物成分集中到病變部位), 增強療效作用, 解毒作用, 護胃作用, 矯味作用。

 

下面介紹九種常用的藥引。

 

食鹽,鹹, 寒, 入腎、胃、大腸經。

 

有清火、解毒之效。

 

如治療腎陰虛的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 宜用淡鹽開水送服, 即是取其能入腎。

 

生薑, 辛, 微溫, 入肺、脾經, 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咳、溫肺止咳之效。

 

如治療風寒感冒, 裏寒嘔吐時, 常用生薑3-5片為引, 以增強療效。

 

蔥白,辛, 溫, 入肺、胃經, 有散寒通陽、解毒散結之效。

 

如治療感受風寒, 小便塞閉不通時, 常用蔥白5-7根為引。

 

燈心草,甘, 淡, 微寒, 入心、小腸經, 能消心除煩, 利尿通淋。

 

如治療心火亢盛, 小便短赤時, 宜用燈心草一小把為引。

 

粳米,甘, 平, 入胃經, 有益氣健胄之效。

 

如治療火熱病症需用大劑量苦寒藥物時, 常取粳米一小撮為引, 以顧護胃氣。

 

大棗,甘, 溫, 入脾、胃經, 能益氣補中, 養血安神, 調和藥性。

 

使用烈性藥物(如甘遂、芫花、大戟等)時, 常取大棗10-15枚緩和藥性, 以防止中毒。

 

蜂蜜,甘, 平, 入肺、脾、大腸經, 能滋養, 潤燥, 解毒。

 

如治療肺虛燥熱, 腸燥便秘病症時, 常用蜂蜜1~2湯匙為引。

 

食醋,酸, 平, 有散瘀止痛、收斂固溫之效。

 

治療婦女帶下, 血熱崩漏, 蛔蟲腹痛症時, 常取食醋1湯匙作藥引。

 

紅糖,甘, 溫, 能補中, 祛瘀。

 

如治療產婦惡露不暢, 少腹冷痛病症時, 常取紅糖20-30克為引。

 

引用: http://www.cyao.org/1/f/038.htm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18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巨門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6:2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