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84|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附錄樓氏節候用藥】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3-18 14:23: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附錄樓氏節候用藥


附錄樓氏節候用藥


樓英曰。治中風自汗。用桂枝湯。治傷寒無汗。用麻黃湯。此仲景表散之法。百世不易者也。


元氣暴虧。以參、 與桂枝、麻黃等藥表散。此丹溪補仲景之法。亦萬世不易者也。


至韓祗和戒桂枝。以中風傷寒通作一法治之者。此當時之權變。非百世之常行也。


傷寒病有可汗者。仲景但統言其可汗症。及汗脈。或云脈浮而數。或云脈浮緊。或云脈浮無汗而喘。或云脈浮為在表。今略舉數條。後人但憑其脈之大概。並不分脈浮有陰陽虛實之理。又不知有可汗不可汗之症。誤投發表藥。


多成陽毒之症。今舉病患有汗惡風無汗惡寒分二等。及據立春以後。立秋以前。氣候輕重。各立方治之。庶學人易為開悟耳。病患二三月以前。兩手脈浮數。或緩或緊。按之差軟。寸關尺若力齊等。其力不甚大不甚小者。亦未可便投解表藥。此見裡症。未見表脈也。


宜候寸脈力小於關尺。即可投解表藥。大抵治傷寒。見症不見脈。未可投藥。見脈不見症。雖少投藥亦無害。凡治雜病。以症為先。脈為後。治傷寒。以脈為先。症為後。病患兩手脈浮數而緊。名曰傷寒。若關前寸脈力小。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3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24:10 | 只看該作者

附錄樓氏節候用藥


關後尺脈力大。不惡風。不自汗。此乃陰氣已盛。先見於脈也。


若不投藥和之。必惡風自汗出。


若立春後至清明前。宜調脈湯。清明後至芒種前。葛根柴胡湯。芒種後至立秋前。人參桔梗湯。病人兩手脈浮數而緩。名曰中風。若寸脈力小。尺脈力大。雖不惡風。不自汗。此乃陰氣已盛。先見於脈。若不投藥和之。必惡風自汗出。若立春後清明前。薄荷湯。清明後芒種前。防風湯。芒種後立秋前。香芎湯。病患兩手脈浮數。或緊或緩。寸脈短。反力小於關者。此名陰盛陽虛也。


若汗出惡風。是邪氣在表。陰氣有餘也。


素問云。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即可投消陰助陽表劑以治之。立春後清明前。六物麻黃湯。清明後芒種前。七物柴胡湯。芒種後立秋前。發表湯。病患脈浮數。或緊或緩。其脈上出魚際。寸脈大於關尺者。此名陽盛陰虛也。


若發熱冒悶。口燥咽乾者。乃是邪氣在表。陽氣獨有餘也。


可投消陽助陰藥以解表。立春後清明前。人參湯。清明後芒種前。前胡湯。芒種後立秋前。石膏湯。病患兩手脈浮數。或緊或緩。三部俱有力。無汗惡風者。此是陰陽氣俱有餘。可用藥平之。立春後清明前。解肌湯。清明後芒種前。芍藥湯。芒種後立秋前。知母湯。仲景云。傷寒為病。脈緩者名中風。脈緊者名傷寒。今分此二端何也。


始因冬天寒毒之氣中人。其內伏之陽。沉潛於骨髓之內。每至春夏發時。或因外傷寒而引內邪。或因外傷風而引內邪。既出而為病。一也。


古人云。立此二端。恐後人疑其脈緊與緩治別也。


若中風傷寒脈異。何故仲景無別法治之。此乃後人不究仲景之心也。


病患始得病。一二日至五六日。尚有表邪及表症。亦可依脈症投藥。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3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24:28 | 只看該作者

附錄樓氏節候用藥


凡投解表及發表藥。每一日可飲三服。病甚可至五服外。不可頓服藥也。


如症未解。次日再投。如症仍未解。可作熱粥助之。粥內加蔥白亦可。如汗出。勿濃衣蓋覆。恐汗多作亡陽症也。


海藏云。


韓氏微旨可汗一篇。有和解因時法。言傷寒之脈。頭小尾大。傷風之脈。頭大尾小。李思訓保命新書。亦分尺寸。與仲景同。非若前人總言尺寸脈俱浮而緊。俱浮而緩。緊則為傷寒無汗。緩則為傷風自汗。又有傷寒有汗者。傷風無汗者。脈亦互參。與症不同。前人已盡之矣。


惟韓李所言頭小尾大即為傷寒。尾小頭大即為傷風。又間有脈症未顯於尺寸者。故韓子述為和解因時法也。


又恐後人疑其不與前聖合。遂於本方內又立加減法數條。亦不越前人之意。何其當哉。


又寸口脈小。飲冷。與霧露所傷。同作中焦治。今韓李云。傷寒寸小者。勿認飲冷與霧露同傷一體也。


飲冷霧露所傷。寸口舉按全無。是陰氣在胃不和。陽氣不能升越也。


傷寒寸口小者。只於關部下至膀胱本部見之。寸口雖小。只是舉之微小。沉按之有也。


若果寸口舉按全無。即不可解表。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39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24:46 | 只看該作者

附錄樓氏節候用藥


只宜溫中。不可不知。夫淺學人。只云病在表可發汗。病在裡可下。或云不可汗下。未嘗有溫中之說。仲景傷寒例云。尺寸俱沉細。太陰受病也。


尺寸俱沉。少陰受病也。


尺寸俱微緩。厥陰受病也。


又辨太陰症云。太陰病。脈浮可發汗。桂枝湯。手足溫。自利。不渴者。四逆湯。腹滿時痛。


桂枝加芍藥湯。辨少陰症云。少陰病。始得之。


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少陰病。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少陰病。手足寒。身體痛。


骨節疼。脈沉者。附子湯。又厥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又少陰病。脈沉。


急溫之。四逆湯。今舉仲景論中數條。最是三陰病之良法。近今每夏至前。有病傷寒人。十中七八。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40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25:04 | 只看該作者

附錄樓氏節候用藥


兩手脈俱沉細數。多是胸膈滿悶。或嘔逆氣塞。腸鳴腹痛。與仲景三陰病說理同而症不同。因不敢妄投仲景三陰病藥。若以脈沉。及胸膈滿。便數。下藥往往不救。常斟酌仲景理中丸與服之。其病輕者。胸中便快。重者。半日許。滿悶依然。或有病患脈遲細。投仲景四逆湯溫之。以藥力大熱。


後必發煩躁。因校量此形症。別立方以治之。藥多對症。不可不傳焉。如病患但兩手脈沉細數。


或有力。或無力。或關脈短及小。胸膈塞滿。氣短不能相接者。便可隨脈症投溫中藥以治之。病患兩手脈沉遲。或緊。皆是胃中寒也。


若寸脈短。及力小於關尺。此陰盛陽虛也。


或胸膈滿悶。腹中脹滿。身體拘急。手足逆冷。急溫之。立春後清明前。溫中湯。清明後芒種前。陳皮湯。芒種後立秋前。七物理中丸。病患脈沉細無力。雖三部脈力停等。亦是陰氣盛也。


更不須候寸脈短治之。或胸脅滿悶。身體拘急。手足逆冷。急宜溫中藥和之。立春後清明前。厚朴丸。清明後芒種前。白朮湯。芒種後立秋前。橘皮湯。病患胸膈滿悶。時時嘔逆。肢節痛。兩脅下痛。腹中鳴。此是停飲。二苓湯。


病患服前藥。胸膈不滿悶者。此上焦有陽也。


或藥力太過。上焦有熱。腹滿虛鳴。時時疼痛。


此被湯藥消逐得上焦陰氣並入下焦也。


雖是下焦積寒宿冷。奈上焦陽盛。反難用溫下焦藥也。


病患三部脈沉。寸小於關尺。此為陰盛。宜用溫中藥以消陰氣。厚朴丸。神術湯亦治陰躁不渴。不可誤用涼藥。若熱藥冷服。內有伏陽則可。若脈已虛。按之全無力。或病患素無食養者。只可溫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41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19:35 , Processed in 0.31250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