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427|回復: 1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六經主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3-18 14:14: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六經主症


六經主症


鰲按。此篇非六經無歸者。以並錄六經之首。故亦列總論中。


【綱】仲景曰。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目】李杲曰。治不可越經。假令治太陽陽明。不可遺太陽而只用陽明藥。余仿此。用三陽經藥解後。身反覆重者。若煩。則是有陽明也。


若不煩而反覆輕者。知不傳三陰也。


不傳三陰。則為解也。


大抵三陰之體靜重。與濕相同。傷寒五日後。發熱無汗。謂穀消水去形亡。故下之。三日前。


謂內有水穀。故汗之。太陽禁忌。小便不利。不可更利之。是謂犯本。則邪氣入裡不能解。此犯之輕也。


以是五苓散不可妄用。大便不可易動。動之是謂動血。此犯之重也。


在表不可下。下之是為犯禁。此犯之尤重也。


下之而惡風惡寒頭痛。待表症悉罷。方可下之也。


脈浮緊者。犯之必結胸。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12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15:07 | 只看該作者

六經主症


脈浮緩者。犯之必痞氣。戰而汗解者。太陽也。


不戰有汗而解者。陽明也。


不戰無汗而解者。少陽也。


若先瘥經。必不爾矣。


太陽傳陽明。其中或有下症。陽明症反退。而熱兼不渴。卻退顯少陽症。


是知可解也。


太陽知可解者。為頭不痛。項不強。肢節不痛。則知表易解。陽明知可解者。為不發熱惡寒。知裡易解也。


少陽症知可解者。寒熱日不移時而作。邪未退也。


若用柴胡而移其時。


並氣移於血。血移於氣。是邪無可容之地。知可解也。


病有裡傳表者。太陽病。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


桂枝加芍藥湯。至於大實痛者。胃也。


桂枝加大黃湯。己傳戊所以為裡傳表。即名誤下傳也。


傷寒誤下。變無定體。雜病誤下。變有定體。何則。傷寒自外而入。陽也。


陽主動。雜病自內而出。陰也。


陰主靜。動者犯之。其變無窮。靜者犯之。其變止痞與腹脅痛而已。故變無窮者為重。痞與腹脅痛者為輕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14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15:27 | 只看該作者

六經主症


李 曰。太陽經症。頭疼身熱脊強。此太陽正病也。


以後凡言太陽症。即頭疼身熱脊強也。


凡言表症者。


亦即太陽症也。


各經仿此。陽從下起。三陽之長曰太陽。脈尺寸俱浮。浮緊傷寒。浮緩傷風。太陽受病。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頭者諸陽之會。氣病則麻。血病則痛。身熱者。寒客皮毛。鬱閉其陽而後發熱。雖人身正氣。鬱則為邪為熱。熱雖甚不死。蓋傷寒始於寒而終成於熱也。


惟不發熱而但惡寒者。邪發於陰也。


或熱多寒少。或不大便而泉清頻數。或熱結膀胱而溺澀。或汗多便難。或汗後不解。或汗漏不止。或過經不解。或蓄血發黃。或喘或吐。皆太陽所主。


鰲按。仲景立論。每經各舉其主脈主症。以為一經之提綱。雖病有變遷。而苟未離此經。即不離此主脈主症。其大較也。


【綱】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


【目】李杲曰。陽明症。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不惡風寒而自汗。或惡熱。脈尺寸俱長。白虎湯主之。陽明禁忌。不當發汗。不當利小便。以竭其津液。致生蓄血症。惟當益津液為上。以其火就燥也。


益津液者。連須蔥白湯是也。


汗多亡陽。下多亡陰。小便重利之。走氣。三者之變雖異。亡津液一也。


汗者。本所以助陽也。


若陽受陰邪。寒結無形。須當發去陰邪以復陽氣。所謂益陽而除風寒也。


若陰邪已去而復汗之。反傷陽也。


經曰。重陽必陰。故陽去自亡。汗多亡陽。此之謂也。


下者。本所以助陰也。


若陰受陽邪。熱結有形。須當除去其敗壞者以致新陰。所謂益陰而除火熱也。


若陽邪已去而復下之。反亡陰也。


經曰。重陰必陽。故陰氣自亡。下多亡陰。此之謂也。


汗不嫌早。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15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16:00 | 只看該作者

六經主症


非預早之早。乃早晚之早也。


謂當午前為陽分。當發其汗。午後陰分。不當發汗。故曰。汗無太早。


汗不嫌早。是為善攻。下不嫌晚。非待久之晚。謂當巳後為陰分。當下之。巳前陽分。不當下。故曰。


下無太晚。下不嫌晚。是為善守。汗本亡陰。以其汗多。陽亦隨陰而走。下本瀉陽。以其下多。陰亦隨陽而走。故曰。汗多亡陽。下多亡陰也。


若犯發汗。多蓄血上焦。為衄。若犯利小便。多蓄血下焦。為發狂。其人如狂也。


傷寒有九經。何謂也。


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是為六也。


有太陽陽明。有少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是為三也。


非九而何。陽明者。太陽少陽皆入於胃。


故曰正陽陽明也。


前三經者。陽明自病。不入於裡。謂之在經。不為正陽陽明矣。


三陽從中治。


何謂也。


太陽陽明。大承氣湯。少陽陽明。小承氣湯。正陽陽明。調胃承氣湯。以汗症言之。以少陽居其中。謂太陽症為表。當汗。陽明症為裡。當下。少陽居其中。故不從汗下。以小柴胡湯從少陽也。


以下症言之。陽明居其中。謂太陽經血多氣少。陽明經氣血俱多。少陽經氣多血少。若從太陽下。則犯少陽。若從少陽下。則犯太陽。故止從陽明也。


此三陽合病。謂之正陽陽明。不從標本。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1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16:47 | 只看該作者

六經主症


從乎中也。


緣陽明經居太少陽之中。此經氣血俱多。故取居其中而不從太陽少陽也。


陽明自病、調胃承氣湯。三陽並病、白虎湯。是從乎中也。


如何是入陰可下。答曰。陽入於陰者可下。非入太少厥陰之三陰。乃入三陽也。


三陽亦非太少陽明之三陽。乃胃與大小腸之三陽也。


三陽皆為腑。以其受盛水穀。傳導有形。故曰。入乎陰也。


仲景云。已入腑者可下是也。


仲景太陽陽明。大承氣。少陽陽明。小承氣。正陽陽明。調胃承氣。是三陽已入於臟者。泄之也。


太陰。桂枝湯。少陰。麻黃附子細辛湯。厥陰。當歸四逆湯。是三陰未入於腑者。汗之也。


李 曰。陽明夾於二陽之中。陽氣盛極。故曰陽明。脈尺寸俱長。長而微洪。經病。長而沉數。


腑病。太陽脈靜則不傳。如脈數急欲吐者。此寒邪變熱傳於陽明。當二三日發。以其經中客邪。


故目痛鼻乾。身熱者。陽明主肌肉。邪甚則身前皆熱。不眠者。煩盛津乾。胃氣不和也。


太陽未罷者。發熱惡寒。太陽已罷者。不惡寒而反惡熱。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1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18:29 | 只看該作者

六經主症


煩渴作嘔。津乾便硬。或即狂言。謂之正陽明。少陽陽明。脅滿。不大便而嘔。或瘀血發黃。或下血譫語。或胸煩懊 。皆此經所主。然亦有裡寒下利。或寒氣結積而為痼瘕者。不可不知。


柯琴曰。陽明為傳化之腑。當更實更虛。食入。胃實而腸虛。食下。胃虛而腸實。若但實而不虛。


斯為陽明之病根矣。


胃實不是陽明病。而陽明之為病。悉從胃實上得來。故以胃家實為陽明一經之綱領也。


陽明病外症。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


【綱】仲景曰。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目】李杲曰。少陽症。胸脅痛。往來寒熱而嘔。或咳而耳聾。脈尺寸俱弦。小柴胡湯主之。


須各隨仲景本條下加減用之。少陽忌發汗。忌利小便大便。故名三禁。湯乃和解之劑。若犯之。則各隨上下前後。本變及中變與諸變不可勝數。宜詳之。如何是半表半裡。答曰。身後為太陽。是陽中之陽。陽分也。


身前為陽明。為陽中之陰。陰分也。


陽為表。陰為裡。即太陽陽明二分。邪在其中矣。


治當不從標本。從乎中治。此乃治少陽之法也。


太陽膀胱。水寒也。


陽明胃經。燥也。


邪在其中。近後膀胱寒水。則惡寒。近前陽明燥金。則發熱。故往來寒熱也。


此為三陽之表裡。非內外之表裡也。


俱不可認作宜下之裡。故以此藥作和解之劑。非汗非下也。


邪在榮衛之間。謂之半表裡也。


太陽陽明之間。少陽居身之半表裡也。


五苓散分陰陽。膀胱經之半表裡也。


理中湯治吐瀉。上下之半表裡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19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18:51 | 只看該作者

六經主症


李 曰。少。初也。


陽氣初嫩。亞於陽明。故曰少陽。脈尺寸俱弦而滑數者。陽極發厥。弦而和者。病欲散。少陽受病。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於耳。故風熱上壅不利。則耳聾脅痛。寒熱往來。不食。嘔而口苦咽乾目眩。若不嘔吐而能食者。為三陰不受邪也。


若身無大熱躁悶者。陽去入陰無疑矣。


似瘧。婦人血結。皆此經所主。


柯琴曰。太陽主表。頭項強痛為提綱。陽明主裡。胃家實為提綱。少陽居半表半裡之位。仲景特揭口苦咽乾目眩為提綱。奇而至當也。


蓋口咽目三者。不可謂表。又不可謂裡。是表之入裡。裡之出表處。所謂半表半裡也。


三者能開能闔。開之可見。闔之不可見。恰合樞機之象。故兩耳為少陽經絡出入之地。三症為少陽一經病機。兼風寒雜病而言。但見一症即是。不必悉具。


【綱】仲景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目】李杲曰。太陰症。腹滿咽乾。手足自溫。自利不渴。時腹痛。脈尺寸俱沉細。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20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19:09 | 只看該作者

六經主症


太陰病。可汗。可溫。可下也。


脈浮可汗。桂枝湯。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


可溫。四逆輩。此條雖不言脈。當知脈沉遲而弱。仲景理中湯丸。暨易老人參黃 湯。其輕重或溫或熱。視人之強弱虛實所宜者選用之。太陰可下者。以本太陽症。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太陰也。


桂枝芍藥湯。大實痛。桂枝加大黃湯。易老云。此非本有是症。以其錯下。脾傳於胃。故為誤下傳。太陰禁忌。太陰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則胸下結硬。太陰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傷寒而脈浮緩。


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小便自利者。則不發黃。日久利甚。必止者。便硬。乃入腑傳陽明也。


李 曰。陰從天降。首曰太陰。在陽為表。在陰為裡。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脈。故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細無力。當溫。太陰受病。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咽嗌。


故腹滿或痛。而嗌喉下乾燥。或大便不通。小便如常。或自利。手足溫而渴者。為傳經腑熱。或自利不渴。手足冷者。為直中陰經。或因內傷飲食。冷氣入脾。必腹痛。胸膈不快。然太陰乃三陽之終。三陰之始。陽經表氣未盡。宜汗。半表裡胸滿多痰。宜吐。傳經裡熱。宜下。直中陰經。宜溫。


調脾勝邪。正在此關。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22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19:31 | 只看該作者

六經主症


柯琴曰。陽明。三陽之裡。故提綱屬裡之陽症。太陰。三陰之裡。故提綱屬裡之陰症。太陰之上。


濕氣主之。腹痛吐利。從濕化也。


脾為濕土。故傷於濕。脾先受之。然寒濕傷人。入於陰經。不能動臟。則還於腑也。


【綱】仲景曰。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目】李杲曰。少陰症。口燥舌乾而渴。脈尺寸俱沉疾。大承氣湯。沉遲。四逆湯。


太陰邪入於裡。上接於心。與火俱化而克金。惡候或上氣。死。入胃。脈沉細而疾。疾則大承氣湯下之。下入於本。與水俱化而為寒。厥逆。或見身冷靜重。脈沉細而遲。遲則四逆湯溫之。疾雖可下。若疾而無力者。亦不可下。為陽將盡也。


少陰症。口燥舌乾而渴。身表涼。脈沉細而虛。瀉心湯。此有形無形之藥也。


傷寒外症。全在下症。大熱而脈反細小。不可下。瀉心湯。少陰受病。


身涼無汗。體沉。或體輕。脈沉。有頭痛。不厥。麻黃附子瀉心湯。


其人病身熱而煩躁不寧。大小便自利。其脈沉洪而無力。按之全無者。附子瀉心湯。其人病上吐下瀉不止。當渴而反不渴。其脈微細而弱。理中湯。渴而脈沉有力而疾者。五苓散。少陰病。發熱脈沉者。必當汗。若緩汗之。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若微汗之。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少陰下利。色青者。當下之。色不青者。當溫之。口中和者。當溫之。口中不和。乾燥者。當下之。少陰脈沉細數。病為在裡。忌發汗。脈微者。忌發汗。尺脈微弱澀者。忌下。麻黃附子細辛湯。體沉。加防己、蒼朮。勝濕也。


體輕。加石膏、知母。乃勝熱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23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19:51 | 只看該作者

六經主症


李 曰。少陰次於太陰。故曰少陰。脈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微無力。當溫。少陰受病。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起於足心。貫腎。絡於肺系。故舌乾口燥而渴。或自利清水。心痛腹脹。


或大便閉硬。不欲濃衣者。皆熱入裡之深也。


若厥逆畏寒。欲吐未吐。腹痛自利。小便自利。或乾嘔亡陽。咽痛。脈微欲寐者。乃陰毒入臟之深也。


或下利體痛咳嘔者。水氣也。


或飲食入口則吐。


脈弦遲。厥逆心下實者。不可下也。


宜吐之。或脈沉。發熱者。宜汗。蓋有初得病。直攻少陰。不先自太陽傳次而入也。


柯琴曰。三陽以少陽為樞。三陰以少陰為樞。弦為木象。浮而弦細者。陽之少也。


微為水象。


沉而微細者。陰之少也。


衛氣行陽則寤。行陰則寐。日行二十五度。常從足少陰之間分行臟腑。今少陰病。則入陽分多。故欲寐。欲寐。是病患意中。非實能寐也。


與少陽提綱。各臻其妙。


鰲按。仲景論。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者。當救其裡。宜四逆湯。此條。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24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20:16 | 只看該作者

六經主症


舊本俱入太陽篇。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此條。舊本俱入少陰篇。


前人因有少陰症似太陽。太陽脈似少陰。而反用藥不同之說。竊思頭疼發熱。固是太陽表症。然脈沉。已為在裡。則此條當是初起屬太陽。及既入裡。虛陽之浮於表者雖仍發熱。而寒邪據裡。實屬真陰難解。故脈沉。而必治以四逆也。


曰反者。見得初起之時。頭痛發熱。脈宜浮而反沉。其非專屬太陽明矣。


故雖治以麻黃而終不瘥。必當以四逆救其裡也。


夫四逆者。少陰之劑。則此條當屬少陰經症。不得以初起之太陽。遂列太陽篇中。並以為太陽脈似少陰也。


至少陰病始得而無頭痛。宜屬少陰症矣。


曰反熱者。以寒邪尚在於表。但皮膚腠理鬱閉為熱。故用麻黃細辛以發表間之熱。而尤必用附子以溫少陰之經。其所以必溫之者。以寒邪尚未入裡。內未作熱也。


若寒入裡。則必內熱而外不熱。當見吐利厥逆等症。不曰反發熱矣。


【綱】仲景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李杲曰。陽中之陽水。太陽是也。


為三陽之首。能循經傳。亦能越經傳。陽中之陽土。


陽明是也。


夫陽明為中州之土。主納而不出。如太陽傳至此。名曰循經傳也。


陽中之陽木。少陽是也。


上傳陽明。下傳太陰。如太陽傳至此。為越經傳也。


陰中之陰土。太陰是也。


上傳少陽為順。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20:36 | 只看該作者

六經主症


下傳少陰為逆。此為上下傳也。


如太陰傳太陽。為誤下傳也。


陰中之陽水。少陰是也。


上傳太陰為順。下傳厥陰為生。如太陽傳至此。乃表傳裡也。


陰中之陰木。厥陰也。


上傳少陰為實。再傳太陽。為自愈也。


太陽者。巨陽也。


為諸陽之首。膀胱經病。若渴者。自入於本也。


名曰傳本。太陽傳陽明胃土者。名曰循經傳。為發汗不徹。利小便。餘邪不盡。透入於裡也。


太陽傳少陽膽木者。


名曰越經傳。為元受病。脈浮無汗。當用麻黃而不用之故也。


太陽傳少陰腎水者。名曰表傳裡。


為得病。急當發汗而反下。汗不出。所以傳也。


太陽傳太陰脾土者。名曰誤下傳。為元受病。脈緩有汗。當用桂枝。而反下之所致也。


當時腹痛。四肢沉重。太陽傳厥陰肝木者。為三陰脈不至於首。


惟厥陰與督脈上行。與太陽相接。名曰循經得度傳。


李 曰。厥陰。陰盡則變。而厥逆生。蓋傳經至此已盡。無復可傳。再傳則逆於首經矣。


脈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遲無力。當溫。浮緩。病自愈。厥陰受病。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唇青舌卷而煩滿者。胸中氣滿急也。


或囊拳者。陰囊縮也。


在女子則陰戶急痛引小腹。此傳經厥陰風熱毒深於內也。


肝木移熱克脾。脾受賊邪。五臟六腑皆困。榮衛不通。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則死。速下以救。五死一生。或下利譫語者。內有燥屎也。


仍宜下之。


或嘔而發熱者。和之。或發熱惡寒如瘧。囊不縮。脈微浮。微緩。胃之脈。脾氣既全不受賊邪。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2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4-3-18 14:21:12 | 只看該作者

六經主症


榮衛將復。水升火降。寒熱作而大汗解矣。


或下利腹脹身疼者。當先救表。而後溫裡。若下利清穀。


大汗出而厥。四肢疼。小腹拘急。或乾嘔吐沫。或氣衝心痛。吐蛔發熱消渴。皆厥陰寒症也。


宜溫之。以上正文六言。乃萬病之祖。非得之內經。不能六言包括無遺如此。凡言六經所見之症。即此三陽三陰經症也。


凡雜病亦然。


柯琴曰。太陰厥陰。皆以裡症為提綱。太陰主寒。厥陰主熱。太陰為陰中之至陰。厥陰為陰中之陽也。


鰲按。厥者。絕也。


厥陰者。陰絕陽也。


陰既絕陽。則本經所發。自無熱症。其或有之者。厥陰之脈絡於膽。皆少陽相火所化令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6%B1%E7%9B%AE/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0467&pid=70922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19:54 , Processed in 0.12500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