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4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8-19 16:42: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某(三六) 脈澀。 痛。右目當風淚多。當治肝腎。

 

製首烏 枸杞子 炒歸身 桑椹子 沙苑子 茯神

 

某(二五) 遺止。心嘈目淚。仍是陽氣過動。當填陰和陽。

 

熟地 杞子 天冬 萸肉 五味 生地 茯苓 菊花 山藥 蜜丸

 

某 瞳神散大。左偏頭痛。先損左目。是焦煩鬱勃。陽升化風。劫傷血液使然。法當兼補肝腎。

 

熟地 枸杞子 山萸肉 五味 茯神 菊花 生神麯 穀精草 山藥眼科一症。古有五輪八廓。七十二問之辨。傅氏

 

又分為一百零八症。因名目太多。徒滋惑亂。至於見症。楊仁齋已備論。具載景岳。但陰陽虛實寒熱標本施治。不可紊亂。經云。五臟六腑之精華。皆上注於目。

 

又云。目者肝之竅也。

 

肝與膽為表裡。肝液膽汁充足。目乃能遠視。故無論外感與內症。皆與肝膽有關系焉。夫六淫之邪。惟風火燥居多。兼寒兼濕者。亦間有。內起之症。肝膽心腎為多。他臟亦間有之。若夫論治。則外感之症。必有頭痛寒熱鼻塞。筋骨酸疼。脈見緊數。或浮洪。一切表症。方可清散。至於內因之症。有虛實之殊。實者肝膽之風熱盛也。

 

凡暴赤腫痛。脹悶難開。翳膜眵淚。酸澀作癢。斑瘡入睛。皆實症也。

 

當除風散熱。虛者。腎經之水火衰也。

 

凡久痛昏暗。青盲雀目。內障昏蒙。五色花翳。迎風淚出。皆虛候也。

 

治宜壯水益火。若陰血雖虧。而風熱未盡。則當審其緩急。相參而治。若久服寒涼。虛陽轉盛。則當補以甘溫。從乎反佐。至於紅色淺淡而紫者為虛熱。鮮澤而赤者為實熱。瞳神內涌白睛帶赤者。為熱症。瞳神青綠白睛枯槁者。為寒症。腫脹紅赤。眼珠刺痛。夜則尤甚。目不能開。而視物猶見者。為邪火熾盛。若白翳遮睛。珠不甚痛。或全不痛。目仍能開。而視物不見者。為真火不足。當細察其形症色脈。因症而用藥。此內治之大法也。

 

若日久失調。致氣血凝滯。火熱壅結。而為赤腫腐爛。翳膜遮蔽。致成外障。譬之鏡受污垢。必當濯磨。

 

須用點藥。若但服藥。必不能愈。至於內障之症。但宜服藥。倘用點藥。徒傷其氣血。必無益而有損。更當知目 白珠屬陽。故晝痛。點苦寒藥則可效。瞳子黑睛屬陰。故夜痛。點苦寒藥則反劇。是外治之法。亦當以陰陽區別也。

 

若夫偏正頭風。屬氣虛痛者。朝重暮輕。血虛痛者。朝輕暮重。亦有外感內因之別。此症當以補養正氣為主。略兼治表。倘概以風熱而論。專於表散。最易損目。更有肝陰虧耗。木火上炎。頭痛惡心。眉棱骨痛。不欲飲食。眼胞紅腫。睛珠刺痛。眵淚如膿。白睛如 。目珠上竄不下。不得寤寐。甚則巔頂腦後。如破如裂。此內發之風也。

 

夫肝屬木。木主風。熱盛化風。其體必本陰虧。男子或有遺精白濁。腸風痔漏下血等疾。女子或犯淋帶崩漏諸症。此系陰傷陽升。內風沸起。大忌發散。宜用育陰熄風。

 

柔肝滋腎等法。或可救十中之四五。凡羌活防風川芎細辛 本升麻等藥。皆不可用。倘或失治。必致膏傷低陷。青黃牒出。致成痼疾而不可救。專是科者。不可不留意焉。葉先生雖非眼目專科。觀其案內諸法。真補前賢之未備。較之慣用苦寒升散。及概用點藥者。不啻如霄壤之殊矣。

 

學人當細心而參玩之。(丁聖彥)

 

徐評 眼科自有專家。其現症各有主治之方。案中雖未必切中。然清淡和平。無苦寒溫補等弊。反勝於近日之名為眼科者。醫理苟明。則無不通矣。

 

若欲深求。則有專門之書在。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8 ... 6%AB%E6%A1%88/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8 收起 理由
巨門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4 01:2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