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宮】 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青山村內的海神宮,就在青山村以東約二公里的沙漠溪谷中,由於尾寮山麓的沙漠溪經過長期的切割、沖刷等的作用,使得居於其中的海神宮,形成了深壑、峭壁及水潭等峽谷地形,再加上著名的海神、文莉瀑布和黛娥娜神池,以及百年的茄冬大神木,讓海神宮成為台灣溯溪的勝地。
不僅如此,在海神宮入口有一處因急流所匯聚而成的深潭,由於水量豐盈,因此成為一般大眾在夏日來此烤肉、消暑的休閒景點。
海神宮雖以「宮」為名,但非廟宇,而是因古老的排灣傳說而得名。
據傳黛娥娜神池,古稱為達勞霧洞深潭,在古時有位仙女每天都會潭中沐浴,而仙女的美麗讓深居於海底的海神,不惜以海水淹沒大地,使祂藉以乘浪前往該處,一賭仙女的風采,也因此觸怒了山神,於是山神向太陽神卡拉魯斯請求,以炙熱的陽光將海水蒸發,才迫使海神退回海中,至此之後,海神再也不敢覬覦仙女的美貌而引發海水淹沒大地,而達勞霧洞深潭也再度恢復平靜清澈,所以才稱此地為「海神宮」。
海神宮早期未經開發,遊客常在溪谷旁烤肉遊憩,不僅製造垃圾,更破壞了原本自然的景色,現今已經過開發後,不僅設有停車場,還在溪谷的上方設有露營烤肉區,一旁更有更衣室及廁所,以供民眾可以更換泳衣戲水,設施相當完善,讓遊客在享受山林樂趣之餘,不至於破壞這自然美景。
但若是民眾欲溯溪而上探秘,應以團體組隊或與有溯溪經驗的同伴前往為佳,以免迷途涉險。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4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