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三峽清水祖師廟】 三峽清水祖師廟完成於清乾隆三十四年(西元1768年),稱為「長福巖」,漢人移入開墾,從安溪請來祖師的分靈,藉以安心開拓,從事生產。
清道光十三年曾因大地震損毀,當年即重新修建。
直到甲午戰爭爆發,日軍侵台,三峽人以長福巖為據點,力抗日寇;
戰敗後,日軍焚毀廟宇,屠殺居民。
光緒二十三年的戰後重建,是為第二次重建。
光復後,因感於廟宇年久失修,於是在民國三十六年開始了第三次的重建工程,當時由油畫名家李梅樹先生擔任此次重建的重任。
最初成立重修委員會時,由李梅樹的老師-陳炳俊先生任委員會主席,後因病逝,而由李梅樹接任主席,當時為民國三十六年一月一日,李梅樹主張有計畫的整建清水祖師廟,並到全省各地廟宇參觀,自己繪製設計圖樣,並積極尋找優秀的匠師。
工程中的一石一木,都需經過他的認可才能製作施工。
直到民國七十二年初李教授病逝為止,歷三十六年有餘。
長福巖重建的細緻、考究,其成就都是由李梅樹所促成。
在重建期間,由於施工期的緩慢而招致許多批評,但李教授都堅持其建廟的理想,即為宏揚傳統文化、吸引觀光客以繁榮地方、以藝術之美善化群眾;
由於品質的高要求、匠師人才的流失,以及資金的不足,造成工程進度十分緩慢。
而自民國七十二年李梅樹教授去逝後,工程進度就更難符合原有標準。
至今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仍未完工,後殿和整個二樓部分都還在進行著龐大的重建工程。
清水祖師廟的石雕部分包括了台基、舖面及結構體的柱、壁、楣樑及非結構體的石獅、石鼓、石窗等。
石材中除了中殿的點金柱、附點柱及石堵局部和舖面局部為花崗岩外,其他皆使用觀音石。
長福巖的石雕部分特徵為「壁體從基座至水車堵為止都是以石材疊成」、「注重線腳及比例」及「石材各部分皆施雕」。
石柱分為柱礎、柱身及柱頭三部份,當建好基座,置放柱礎、柱身、柱頭往上疊起,沒有固接材料。
柱身型式分為雙龍柱、單龍柱、花鳥柱及雕有對聯的圓柱、牆身中方型的平柱及門柱。
雙龍柱都是「天翻地覆」形式,施雕達三層,雕刻細緻,除龍身外尚配有各種人物帶騎的戰爭場面;
雙龍柱以中殿中間的「雙龍封劍金光聚仙陣」及邊間的「雙龍朝三十六關將十八騎」兩對為著。
單龍柱皆為浮雕式,前殿及中殿的龍頭在下,而廂房的龍柱則是龍頭在上,是一種很罕見的做法。
花鳥柱以浮雕方式展現,其中以中殿次間的「百鳥朝梅柱」,是李梅樹教授所創,柱身各盤繞一株老梅,梅樹上棲息著姿態各不同的百鳥,而其中亦有外國的鳥類,依李梅樹教授的解釋是:「梅花是國花,『百鳥朝梅』有萬邦來朝之意」。
廟內圓柱上除了打磨光滑外,並以篆、隸、草、楷等字體刻上對聯。
柱頭則是採用忍冬葉的雕刻裝飾。
石堵豐富而多樣,大致可分成四種雕刻法,「內枝外葉法」即透雕法,鏤空而多層次的雕法,特別顯出畫面的豐富和立體感;
「水磨沈花法」,加水來磨平石材,使表面顯得光滑,再用「陰雕」方式刻上花鳥,也就是使圖案「沈」凹下去,只表現明顯的線條;
「壓地隱起法」是屬於「浮雕」的一種,把圖案之外的空白部份淺淺的鑿去一層,使圖案隱隱約約的浮現出來,但與邊框還是保持同一平面;
「剔地起突法」亦屬於「浮雕」的一種,是把圖案之外的部份「剔」掉,使圖案凸顯出來。
長福巖的石雕題材不受拘限,除了走獸、花鳥、水族之外,還有狼犬、熊、穿山甲、烏賊、章魚等。
其中又以柱珠雕刻的表現題材最為特殊多變,形態設計巧妙,足見匠師的創意和技巧。
三川門兩側的石獅是李梅樹親自雕製,起因於不滿意匠師所雕之石獅,匠師不服,於是李梅樹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加以設計造形,雕出石獅雛形,再交匠師修整。
這座石獅氣勢非凡,特別是有西方美術,和李教授油畫所特有的寫實風格,不論是鬃、尾線條轉折的美感,或是整體動態和空間深度都是特出之作。
清水祖師廟早期石雕是以人力雕鑿,費時費工,後來改用氣旋式電鑽粗雕,細部仍需以人力雕鑿,作品才顯得生動有力。
以較簡單的花鳥柱而言,需一、二年才能完成,而中殿的雙龍柱有經十數年才雕成。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3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