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大溪普濟堂】 位於桃園縣大溪鎮普濟路124號的普濟堂,主祀三恩主公,就座落在大溪老街西北端,和平路老街的路底附近,由於信徒眾多,香火鼎盛,更是大溪地區遠近馳名的廟宇之一,更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廟宇沿革】普濟堂創立於清光緒二十七年(明治34年、西元1901年),原為私設鸞堂,清光緒二十八年,江序益等人自竹東分靈三聖恩主而來,安奉於江序抱家中。
因常勸義行善,信眾日多,才於民國六年(西元1917年)添建拜亭完成正式廟宇。
民國五十年七月,因宮牆破損重建,至民國五十四年竣工完成。
現今廟貌是民國八十七年重新整修完成。
【祀神傳說】三恩主是指儒宗神教的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灶君等三位神祇。
「儒宗神教」又稱「鸞堂」,其信仰主神鸞堂成員稱之為「恩主」,因此有學者以「恩主公崇拜叢」名之。
所謂「恩主」,為鑾堂的特殊用語,是「救世主」的意思。
因為主持鑾堂的人,相信所奉神明能夠拯救世人而稱為「恩主」。
台灣許多廟宇所奉祀的「恩主公」,其實就是「關聖帝君」。
但在台灣被祀為「恩主」者,並不僅指一神而已,如稱「孚佑帝君」為「呂恩主」,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亦有稱李鐵拐為「李恩主」,而一般都以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和九天司命真君三者,合稱為「三恩主」,也有三恩主再加上先天豁落靈君、精忠武穆王或先天豁落靈君、文昌帝君,稱為「五恩主」。
【特色】普濟堂奉祀關聖帝君、浮佑仙祖、九天司命,尊稱為「三聖恩主」,配祀文昌帝君、延平郡王。
其中最特殊的是在民國六十八年(西元1969年)五月二十日,由蔣總統經國先生蒞臨普濟堂巡視,所致贈一尊由大陸帶來珍供甚久之關公青銅全身坐姿雕像。
由於普濟堂是以關聖帝君為主,因此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關聖帝君聖誕,是普濟堂最隆重的祭祀與酬神節日,其中遶境活動是桃園縣境內最大的宗教民俗活動,更可以稱得上是全台灣關聖帝君祭典最大的活動。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7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