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4 18:43 編輯
【人文●巖仔】
原指位於山崖或洞窟中的寺廟、或靠山的佛寺與廟宇。
臺灣巖仔信仰源於漢人在福建、廣東的原鄉,清代《彰化縣志》:「巖,山寺也,閩人呼山寺曰巖。」
臺灣多數的巖仔是靠山,或位於山頂、山腰、山腳下,即使位在平原地區,座落方位也多近水或面向遠山。
臺灣中部有八卦山脈「三巖」,指彰化縣清水巖、虎山巖、南投縣碧山巖。
中央山脈(俗稱臺灣山脈)也有三巖,即嘉義縣半天巖、臺南縣(註1)關仔嶺火山巖(大仙寺)、屏東縣新園鄉赤山巖。
南部則有「埔頭巖」的稱謂,指出巖與山頭、嶺埔的特殊關係。
臺灣166座巖仔信仰中,以觀音信仰為主體,也有主祀清水祖師、釋迦牟尼佛,少數奉祀孚佑帝君、顯應祖師、地藏王菩薩、福德正神、神農大帝、開漳聖王、法主公、媽祖、文昌帝君、瑤池金母等。
宗教屬性可區分為佛教、道教、民間信仰、齋教、一貫道五種類型。
臺灣民間社會所形成的「民間佛教」不同於正信佛教不祀世間神明的傳統,參雜如民間宗教的扶乩儀式、血食祭祀、迎佛祖遶境、刈香等俗信與功利化傾向,其中觀音信仰扮演關鍵角色,其女性形象和母性特質,具有「超渡亡靈、撫慰生者」的功能及力量,被尊稱為觀音佛祖或觀音媽,大都呈現金冠、繡袍、坐姿造形,亦可分身二媽、三媽、四媽等,並與地方公廟或其他宮廟構成護生濟亡、陰陽共濟的信仰防護網體系,將佛教信仰納入民間地域性群體祭祀範圍之中,揭示著傳統佛教的俗信化與靈驗化發展,展現出「民間佛教」特質與社會實踐的具體內涵。
臺灣巖仔信仰因環境條件、主祀神類型、職能、典籍、儀式等因素,具備在地化、民間化、普世化、俗信化等地緣組織特徵,而形成不同於閩、粵的巖仔信仰型態和內容。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