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中國青年救國團】 1952年中國國民黨基於「反共復國」之需要而成立,作為組織及運動青年的團體。
簡稱救國團。
最初是從國民黨籌畫之「青年反共先鋒隊」構想發展而來,1950年4月27日成立之中國青年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青聯會),被認為是救國團之前身。
1952年3月29日,蔣中正總統在〈告全國青年書〉的青年節文告中,宣示要成立「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
5月31日行政院制定「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籌組原則」,明定其隸屬於國防部總政治部,成為官方的「青年運動」團體。
9月,由行政院核准成立,蔣經國擔任首任主任,10月3日在總部尚未成立之前先行辦公,10月31日蔣中正生日當天正式成立,作為祝壽賀禮。
設總團部於臺北,各縣市設團務指導委員會及青年活動中心,所屬單位有學苑、張老師中心、中國青年服務社、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等;
成立初期除「負責實施學校軍訓」外,包括「推行政令,整理戶籍,擔任教育,地方自治,土地行政」等,並辦理各種青年活動、參與編輯教科書及從事出版事業。
其後於1969年改隸為行政院之社會運動機構。
1989年8月28日依「人民團體法」規定,經內政部核准向臺北地方法院登記為「教育性、服務性與公益性之社團法人」,其後為淡化政治色彩,於2000年10月25日經救國團臨時團員大會決議,更名為「中國青年救國團」,脫離成立時之政治任務。
其後該團主要辦理各項教育性、公益性暨其他青年服務活動,包括推展國際及大陸青年文化交流活動。
歷任主任蔣經國、李煥、李元簇、宋時選、潘振球、李鍾桂等,均為國民黨之重要成員。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9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