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徐慶鐘】 徐慶鐘(西元1906~1996年),祖籍廣東蕉嶺,曾祖父在乾隆年間來到臺灣,定居台北艋舺,徐慶鐘是家中的第三子。
大正4年(西元1915年)徐慶鐘進入師範學校附屬的老松公學校就讀,與名畫家楊三郎同學。
畢業後赴日本讀中學,不久再回臺灣讀台北州立第一中學,之後經總督府高等學校理科,再進入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就讀。
畢業後留任台北帝國大學擔任理農學部助教,並兼任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研究工作。
徐慶鐘對亞麻的研究充滿興趣,其後成功地在臺灣種植出屬於寒帶纖維作物的亞麻。
此後原本以米糖農業為主的臺灣,在冬季仍舊可以種植作物,解決了部分土地冬天閒置的問題。
昭和11年(西元1936年)跟隨著日本農業大師磯永吉組織農業考察團赴福建進行考察訪問,在團員中只有徐慶鐘一人為臺灣人。
昭和16年(西元1941年)以《臺灣農業作物栽培季節之特異性之研究》為論文,取得台北帝國大學農學博士,成為台北帝國大學首位臺灣籍的農學博士。
戰後徐慶鐘擔任臺灣大學農學院教授兼農場主任,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成立後應邀出任土地專門委員。
此時在台大農學院求學的前總統李登輝亦受業於徐慶鐘門下。
臺灣省政府成立時徐慶鐘先後被派任為農林處、農林廳長及省政府委員。
戰後初期臺灣農業遇到發展困難時,徐慶鐘提出三項措施:(一)採取重點主義(二)利用科學技術並推行科學行政(三)建立各種農業改良推廣制度。
這些政策除了使農產品產量增加外,連帶也使畜產品、水產品和林業等產量提升不少。
徐慶鐘也相當重視農政組織的改造和農業建設,以民主的方式由農民組織農會、保護國內畜產業,加強港口檢疫工作、大量種植港口防風林及耕地防風林、開闢小型漁港及改善農牧業產銷制度。
民國50年(西元1961年)調任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任內徐慶鐘仍發表相當多有關農業發展的文章。
民國55年(西元1966年)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內政部長,在任六年積極推動社會建設和人口政策。
民國61年(西元1972年)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命徐慶鐘任行政院副院長,這是台籍政治人物中的第一人。
在擔任副院長期間仍不忘臺灣的農業發展,引進國外優良品種作物並鼓勵國內研究機關研究。
他也提攜許多人才,前總統李登輝在他擔任農林廳長時就被送至美國康乃爾大學進行農業學的深造,返國後也受到徐慶鐘相當的器重。
民國70年(西元1981年)卸任後,改任總統府資政。
民國85年(西元1996年)病逝。
徐慶鐘感念恩師磯永吉對臺灣蓬萊米改良的貢獻,在磯永吉回日本之後,仍定期寄臺灣生產的蓬萊米給磯永吉。
他的主要著作有《科學行政在臺灣》、《徐博士論文集》、《臺灣新資源的開發》等書。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5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