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9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細繩紋陶文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1 06:07: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細繩紋陶文化

 

臺灣地區的史前文化,多是以陶片來做區別標準,其中,陶紋飾是一項重要的分類依據。

 

細繩紋陶文化又名繩紋紅陶文化,是個在距今大約四千五百年至四千七百年之前,分布於台灣西海岸及東海岸中南部地區的史前文化。

 

西海岸中南部地區意指大甲溪以南、濁水溪以北的中部地區,以及曾文溪以南至鵝鸞鼻,包括澎湖群島在內的西南部地區;

 

東海岸則分布於花蓮與台東沿岸。

 

較具代表性的遺址,在台灣中部地區有清水的牛罵頭下層、大肚鄉(註1)的頂街下層等,西南部地區有台南永康的網寮、仁德鄉(註2)的牛稠子下層、高雄林園鄉(註3)鳳鼻頭第二層、屏東恆春的墾丁和鵝鸞鼻,及澎湖的良文港,東部則有大坑、鹽寮、老番社等遺址。

 

細繩紋陶文化可以說是臺灣地區各史前文化之中,在地域上分布最廣的,目前在各地先後發現的遺址,至少已經累積到八十幾處以上。

 

臧振華對於細繩紋陶文化陶器的一般特徵描述為:陶器以夾砂和細質的紅陶為主。

 

手製但經慢輪修整。

 

器型以罐形器和缽形器為主,但前者為多。

 

紋飾以細繩紋為主,細繩紋常施於陶器器身的腹部;

 

此外,亦見劃紋、方格紋、籃印紋、和彩繪紋等。

 

該文化出土的石器,以打製和磨製的斧鋤形器、長方形和半月形的石刀、長方形石錛、石鏃、網墜與凹石為常見者。

 

不過,雖有共同特徵,卻也有許多地域性的變異,因而有不同的類型區分(黃士強與劉益昌1980:67;

 

臧振華1990:3)。

 

黃士強與劉益昌曾經將台灣南部地區的細繩紋陶文化區分為牛稠子和墾丁兩個類型,臧振華則認為大致可以分為澎湖鎖港、屏東墾丁、和高雄鳳鼻頭類型。

 

就目前考古學家的研究顯示,細繩紋陶文化居民的生活可能以農業為其主要生業型態,因為這個文化出土了石鋤、石斧和石刀等推測為農具的器物,另外墾丁和澎湖赤崁B兩遺址各發現了一片帶有稻殼印痕的陶片,經過鑑定兩者都屬於秈稻。

 

除了農業之外,從遺址中所出土相當豐富的貝類、魚骨、獸骨等生態遺留,由此可知,該群體相當程度地開採海洋及陸地的動物資源。

 

這個文化的居民大多居住於海邊沙丘和台地上,在局部地區並有自海岸沿河谷向內陸移住的情形。

 

關於細繩紋陶文化的來源,在台灣考古學者之間主要有兩種解釋模型,大陸移民說與地區演化說。

 

大陸移民說由張光直於1969年提出,他認為台灣的細繩紋陶是大陸東南沿海所謂「龍山形成期文化」最早到達台灣的一群;

 

相對的地區演化說則為李光周在1983年提出,他認為細繩紋陶文化許多器物的特徵,基本上與大坌坑之粗繩紋陶文化並沒有什麼差別,代表著細繩紋陶文化是從大坌坑式粗繩紋陶文化發展出來的。

 

這兩位學者對於細繩紋陶文化來源看法之歧異主要原因在於,張光直著重於該文化的一些器物特徵在台灣找不到祖型,卻與大陸東南沿海如青蓮崗文化之內容相似,而李光周則強調細繩紋陶和大坌坑粗繩紋陶文化之間在陶器、石器上的相似性。

 

兩個學者在同一文化內容中選取不同的特徵來比較,產生了完全相異的推論。

 

對此,臧振華於1990年透過分析澎湖群島出土之考古資料,提出綜合性的看法,認為台灣的細繩紋陶文化的確可能是源自其前身的大坌坑文化,但是其與大陸東南沿海的互動和交流,卻也可能是這個文化在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因素。

 

這個看法現在較為考古學界所認同,不過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包括考古學、語言學和體質人類學等的研究來佐證才行。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823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4 13:39 , Processed in 0.31250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