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臺北高等學校】 日治時期在臺北設立的七年制高等教育機關,介於大學與中學之間。
高等學校(高校)同時具有高等普通教育與大學預科的性質,透過通才教育培養學生高等基礎知識與博學素養,並重視外語訓練,作為日後進入大學追求高深知識的語言基礎。
高校畢業生除了少數帝國大學需要通過入學測驗外,得以免試直升日本各帝國大學。
戰前日本的高等學校(含臺灣、朝鮮、旅順)計有35所,以及3所性質相近的大學預科。
1922年(大正11年)成立的「臺北高等學校」(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本部校址)為臺灣唯一的高等學校。
1922年「臺灣教育令」、「臺灣總督府諸學校官制」與「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規則」先後發布,七年制臺北高等學校隨之誕生。
七年制即4年「尋常科」(相當於中學)之後直升三年「高等科」;
高等科畢業後,除東大、京大等少數競爭激烈的帝大外,可不經考試直升臺北帝國大學或日本其他帝國大學。
因此入學競爭相當激烈,加上臺、日人不平等,平均每年只有4名臺灣人能進入尋常科,30名進入高等科,被認是全臺灣升學的最大難關。
高等科分文、理兩科,又依主修之外語(英語、德語)不同而分甲、乙兩類,因此形成文甲、文乙、理甲、理乙4個班級。
臺灣人進入理乙者為數最多,目的是進入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將來可進行醫學研究或當開業醫。
高等科的語言課程佔相當重的比例,使學生在校時期即奠定外國語言基礎。
自由與自治是臺北高校生的核心價值。
高校生在課堂外可以放浪形骸、不修邊幅,身著弊衣破帽,足踏高腳木屐,出入酒家、電影院等,而且為當時尚稱保守的社會所接受;
多數學生能夠自主地涉獵各種書籍、悠遊於知識大海;
並有「寮歌」、「寮祭」(寮即宿舍)、「記念祭」(校慶)與各種學生社團、校際競賽等重要的課後活動。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