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1 07:58 編輯
【史學●連城璧】
(1873,臺南市中西區~1958,臺南市東區)連城璧譜名重裕,字應榴,又字荊玉(註:戶籍登記的是「連應榴」),清安平縣寧南坊馬兵營(註:今臺南市中西區)人。
生於清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二月三日,卒於民國四十七年(西元1958年)三月八日,享壽八十六歲。
父親連得政(西元1834~1895),繼承家業「芳蘭號」,長於經商而致富。
再者,平素樂善好施,而且孝順父母和友愛兄弟。
光緒十九年(西元1893年),臺南採訪局仕紳施士洁(註:西元1856~1922,1876年進士)、許南英(註:西元1855~1917,1890年進士)和蔡國琳(註:西元1843~1909,1882年舉人)等人。
以連得政「孝友端人,事蹟確鑿」,列狀上報。
於是,臺灣巡撫邵友濂(西元1841~1901)奏請表彰。
之後,奉准建坊,並入祀「孝悌祠」。
連城璧自幼聰慧好學,滿腹經綸。
光緒十八年(西元1892年),考中秀才。
西元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連得政組織「護臺會」,並被推舉為會長。
西元1895年,「抗日保臺戰役」激烈展開時,連城璧擔任「護臺會」秘書。
日治後,西元1912年,連家祖厝被日本當局徵用,闢為「臺南地方法院」廳舍。
因此,連城璧對日人深惡痛絕。
後來,雖數次被禮聘編纂地方文獻,但連城璧仍堅決推辭。
並且,設帳授徒,積極傳揚中華文化。
此外,連城璧曾蒐集不少資料,幫助四弟連橫(註:西元1878~1936,臺灣近代大儒、歷史學家及傳統漢語詩人)撰寫「臺灣通史」。
連城璧長於詩文,喜好吟詠。
除了參加「南社」(註:創立於西元1906年。
主要社員還有舉人蔡國琳、舉人羅秀惠((西元1867~1942))、廩生胡殿鵬((西元1869~1933))、廩生趙鍾麒((西元1863~1936))、廩生王則修((西元1867~1952))和連橫等)外,也是「酉山詩社」(註:創立於西元1920年)的一員。
臺灣光復後,再加入「延平詩社」(註:創立於西元1951年)。
連城璧博通經史,並享高壽。
在臺灣科舉人物中,是第二晚辭世者(註:最晚去世的是徐杰夫;
西元1873~1959,今嘉義市人,1892年秀才)。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8636 |